“深海通道”,乍一听,很多人不以为意,以为不过是在海里建一条通道而已。可实际上,这是一个挑战。
近日,央视大型纪录片《创新进行时》聚焦正在建设中的“深中通道”,近距离的带领观众揭秘深中通道规划、设计、建设中的点点滴滴,以及这个超级工程背后的超级智慧。
建成“深海通道”意味着要完成一个融岛、隧、桥为一体的“超级工程”。
制造沉管铺设隧道,海底凿岩挖基槽,人工造岛,海上造桥,沉入40米海底,连成7000米“海底高速公路”,采用双向8车道设计,桥面到海面的高度,需要达到惊人的90米之高,钢吊箱,仅直径就达到了41.2米。
简单的数字,枯燥的专业用语,或许你还是体会不到这项工程到底有多牛,但要知道,这个超级工程的背后,意味着我们从深圳至中山的行车时间将由两个小时缩短到30分钟。不仅如此,“深中通道”的海底隧道沉管,还开创了世界范围内最大、最宽、最重的记录。
而其中龙穴岛上正在生产的沉管结构“钢铁外衣”——钢壳,是“深中通道”非常重要的一步,每节钢壳长165米,宽46米,高10.6米,全部焊缝长度加起来达到38万米,断面相当于1.2个篮球场,建设周期只有几个月的时间。
如何分毫不差的制造完成这样一个个庞然大物,棘手,让人匪夷所思。但对于全球十大机器人公司的新松来说,并非没有解决方法。
钢壳智能制造车间里,新松工业机器人正在代替工人完成复杂的焊接作业。一台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和4名熟练焊接工人相当。机器人采用新松焊接专家系统,可模拟人类娴熟工人的焊接手法,保质保量保证可以完成任务。此外,焊接专家系统采用柔性制造的设计理念,可以自适应不同焊接需求,减少对编程示教的依赖。
新松机器人专家系统实现了机器人技术与焊接、切割、搬运等特殊工艺的完美融合。
一直以来,新松团队结合实际情况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力感知、视觉等技术,进行深度开发,如今这类技术已经广泛应于用相关领域,取得良好的市场效果。
沈阳新松机器人作为中国最大的机器人科技企业,牢牢占据中国机器人产业的“C位”!
创新之韧,如松之劲,新松机器人兼顾技术和市场,从跟随者到并跑者再到引领者,如今它早已习惯在各种场合代表中国智慧亮相全世界。
作为行业内的领头人,为了发掘国内“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创新企业,肩负起自身使命,2019年11月5日,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大中小企业融通大赛新松专业赛暨沈阳智创师创新创业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