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四大品牌”上海市职业技能大赛开幕式暨“上海制造”专场竞赛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副市长彭沉雷出席开幕仪式。市政府副秘书长赵祝平、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赵永峰、浦东新区副区长管小军等领导参加相关活动。
据了解,本次大赛采用市级组织、区级承办的方式,围绕“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由杨浦、浦东、黄浦和徐汇四个区分别承办。浦东新区作为“上海制造”品牌的核心承载区,以“聚上海能工巧匠,展制造精湛技艺”为主题具体承办“上海制造”品牌专场竞赛。
近400名能工巧匠同台竞技
“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未来车”和“数据港”……“上海制造”专场的竞赛项目都非常“硬核”。
据了解,“上海制造”专场竞赛除在上海世博馆设主赛场,还在临港高技能人才基地、上药集团和张江生物医药培训中心设分赛场。活动共设置正式比赛项目6个、展示型比赛项目14个、互动体验竞技项目15个,体现制造业“传统-现代-智能”的传承脉络,紧密对接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趋势,由各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市级控股集团公司、市级行业协会以及院校组建代表队,近400名能工巧匠同台竞技、交流经验、切磋技艺。
“上海制造”是上海的城市名片。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徐雯表示,2021年,上海即将举办世界技能大赛,浦东新区以承办本次大赛为契机,使筹办过程成为推动技术革新、产业升级的过程,助推“上海制造”提升发展;使筹办过程成为厚植工匠文化,培育工匠精神的过程,助推全社会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
实现技能路上的自我超越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冠军徐澳门表示,为了能够在世界舞台上为国争光,他长期刻苦练习技能,参赛前夕更是带病操练。获得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的冠军,是对他选择技能成才之路最好的肯定。“一定要沉下心。技术工种确实很累。但是只要定下目标,一步一步前行,你会发现它并不是那么苦,那么难。”对于年轻人如何学习技能,徐澳门这么说。
无独有偶,两位上海市首席技师戴渊、王华菁也分享了自己在实现技能路上的心得感悟。戴渊是打造民航飞机的中国匠人,在他看来,纵然机器可以代替大部分简单的人工劳作,但是制造业核心技术还是需要专业的人工操作。而拥有博士学位的高级实验师王华菁则坦言,一线操作非常重要,它是一切科研的基础与前提。
在互动体验区,六神丸的制作让大家直观感受到了技能的魅力。“上海工匠”张雄毅摇晃着一个竹匾,不一会,直径1.5毫米,重3.125毫克,形似小鱼籽的小药丸就慢慢成型了。经过数十年的操练,张师傅做出的药丸,粒与粒之间的误差在10微克以内。而上海市非遗“古船模型制作技艺”则吸引了众多体验者。上海航空服务学校的小黄拿着刻刀几次尝试削木片都没有成功。“看师傅操作很简单,实际上手很困难。”小黄说,“我将来要考钳工的证书,看来自己还得多多打磨技术。”
高端产业发展需要高技能人才
2家到700家——这是全国范围内开设机器人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的数量,在2013年和2019年的对比。它所反映的是现代化工业转型升级后,对先进制造领域技能人才的渴望。
此次大赛,共有三个项目与机器人有关。其中,展示型比赛项目“机器人系统集成”对标的是世赛标准。在四个小时的赛程内,选手将完成机器人安装、调试、编程以及最后的操作。考核的是选手对机器人操作的综合能力。参赛的六组选手当中,一半是学生队伍。裁判长、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机器人专业学科带头人李关华告诉记者,随着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临港、嘉定、宝山等地产业园区急需熟练掌握自动化、智能化知识的高技能人才。机器人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很“吃香”,毕业后可进入机器人制造企业、机器人集成商、现代化工厂、二手机器人企业等行业。今年,中职学校也将独立开设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
赛场的另一头,XR产品开发技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XR(扩展现实),是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的“集大成”。来自上海建桥学院数字媒体专业的大四女生张悦琳和她的同学带来了此次的参赛作品“夜景漫游”——从中国古代的亭台楼阁,到上世纪90年代霓虹灯下夜上海的风景,再到未来充满金属元素的摩天大楼……体验者可以沉浸到画面中,直观感受到中国千年来的城市变迁。张悦琳表示,这个作品花了她们一个多月的时间。虽然与自己的专业并不十分对口,但是在练习XR制作技能的过程中,她渐渐感受到了技能的乐趣。“未来我将学习更多的代码来完善这个作品。”张悦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