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在合肥市“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合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卫国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合肥市组织工作成就。
70年来,合肥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不断扩大,党员数量由401名增长至43万多名,增长1073倍。近年来,通过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紧扣合肥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排兵布阵,注重将优秀干部选拔到关键岗位。
同时,合肥坚定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倾情打造“养人”之城,推动形成“天下英才聚庐州”的生动局面。目前,合肥已集聚各类人才190万人。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
70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思想建党、理论强党要求,始终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持续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党性、提升素质。
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分6期举办全市领导干部轮训班,并在市委党校主体班次中开设专题课程,确保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70%。
锻造引领事业发展的骨干中坚
70年来,合肥组织部门紧紧围绕各个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坚持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事业成败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近年来,紧扣合肥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排兵布阵,注重将那些领导发展有思路、推进发展有办法、服务发展有激情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关键岗位,注重在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建设等重大任务的实践中发现培养选拔干部,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职位、有舞台。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
从改革开放初期紧跟中央部署集中挑选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大力实施“5151”计划、“35131”计划等,合肥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源源不断为干部队伍注入“活水”。
2018年,出台《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实施办法》,实施年轻干部发现培养“百千万工程”,明确未来5年全市年轻干部发现储备、选拔任用的具体目标和重点举措。坚持源头储备,全市共接收选调生784人,其中全国重点高校定向选调生88人。坚持在基层一线和吃劲岗位磨炼干部,先后从市直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选派一大批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开发园区挂职锻炼。
“从严治吏”贯穿干部管理监督全过程
在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方面,合肥坚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把从严治吏要求贯穿干部管理监督全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规范“一把手”用人行为的意见,严格执行干部选任有关事项报告和方案预审制度,实行派员列席部分单位研究干部会议制度,开展选人用人工作专项检查,构建起任前、任中、任后全过程监督体系。严格执行“凡提四必”、廉洁把关“双签字”等制度,深入开展超职数配备干部、“裸官”、干部档案造假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格规范领导干部兼职和出国境管理工作,抓好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推动选人用人风清气正。
通过建立健全干部考核、交流等制度,开展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工作,立法推动市直机关公务员转任,实现重要岗位干部交流轮岗全覆盖。
4个城区街道体制改革“大头落地”
街道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枢纽。今年以来,合肥把深化街道体制改革作为“先手棋”,通过赋权、减负、增配,切实强化街道党组织的“龙头”地位。目前,4个城区街道体制改革已“大头落地”。
瑶海区率先在全市建立区级党群服务中心,大力推进党建引领老旧小区治理;庐阳区以项目化方式,加强区域化党建,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动力;蜀山区探索党建引领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新模式;包河区大力实施“红色领航”工程,深化党建引领“大共治”模式……李卫国介绍,今年以来,全市各城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1+8文件,结合各自实际进行了积极探索,全市城市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工作成效显著、亮点频频。
倾情打造“养人”之城
70年来,合肥始终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突出下好创新“先手棋”,全力做好人才“大文章”,推动形成“天下英才聚庐州”的生动局面。
2003年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推动形成“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工作格局。特别是2017年以来,围绕加快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出台人才政策“20条”和创新创业“8条”,大力实施人才发展“6311”工程,把中央、省属驻肥单位纳入政策覆盖范围,全力构建具有长远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合肥是一座科技之城,在实施重点人才工程时,聚焦产业发展,突出“高精尖缺”,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努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主动对接国家和省重点人才工程,对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省“特支计划”等项目的专家,给予配套资助,并于2011年启动实施市领军人才引进“百人计划”及“228”产业创新团队培养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