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发展工程。为进一步回应群众关切,改好、管好老旧小区,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职能优势,通过代表视察、专题询问、“工委一件事”等载体,连续多年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进行监督,全力助推老旧小区焕新升级,让群众“住有宜居”。
广纳民声
以监督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建议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后半篇文章’。”“建议解决老旧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设置问题”……在今年年初举行的江山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赵雪英、姜开伟等市人大代表顺应民意,回应民声,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关于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的议案、建议。
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代表们累计提出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议案、建议20个(条),涉及物业管理、消防安全、停车泊位等多个方面。收到议案、建议后,市人大常委会集中梳理、重点督办,将这些议案、建议由“纸上”落到“地上”。
“枝叶关情,民呼我为。我们坚持以监督‘小切口’切入,着力护航‘大民生’。”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实际工作中,市人大常委会督促政府分阶段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对小区内的建筑、道路、绿化、管道等进行优化提升,注重提升“硬实力”;另一方面鼓励多方协作,融合住建、城投、残联等部门单位优势,积极探索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的新路径。
多维推进
以监督精度提升改造速度
2022年,针对部分代表反映强烈的“老旧小区改造后管理”等问题,市人大双塔街道工委组织人大代表、居民代表和市住建局、市城投集团负责人进站开展主题会商。会后,市城投集团积极研究,探索出了对老旧小区的托底服务模式,成立物业公司,为老旧小区提供安保、绿化、保洁等物业服务。
双塔街道民声社区江滨二区的楼房大多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建成时间长、居住人口多。原先,小区基础设施老化、损坏情况较为严重。近日,笔者走进江滨二区时,映入眼帘的却是清新的外墙、干净整洁的路面、井然有序的停车泊位、生机勃勃的绿植花卉……焕新的面貌和有序的管理让人无法把这个小区和“老旧”联系在一起。“以前小区没有物业管理,乱糟糟的,现在不一样了,绿化有人管,安保也有了,我们进出安心多了。”江滨二区居民王双花开心地说。
“托底服务模式有效巩固了老旧小区的改造成果,还为后续管理建起长效服务机制。”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目前已完成9个片区29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工程,将继续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分类实施,加快改造,切实把老旧小区改造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形成闭环
以监督实效增进市民福祉
走进双塔街道县前社区县河东路16号院小区,一条长廊伴着小区中间的县河山水景观十分引人注目。居民刘健推着坐着轮椅的母亲从无障碍通道进入长廊,和邻居唠起了小区的变化:“改造后的小区,不仅给长廊做了台阶,还配了长坡道,大大方便了老人出行。”
2022年,市人大社会建设工委在调研中发现,老旧小区居民以老年人为主,随着因病致残、失能老人的增多,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的呼声十分强烈。为更好地贴近居民需求,市人大社会建设工委将联动建设无障碍环境作为“工委一件事”,持续两年开展调研监督。在老旧小区改造施工的高峰期,市人大社会建设工委还督促主管部门加强督查巡查,做好业务指导,规范设施建设,推动县河东路16号院小区、站前里小区等老旧小区进行无障碍环境改造,得到了居民们点赞。
老旧小区提档升级,改造只是第一步,后续的管理、维护更为关键。市人大常委会提前谋划,聚焦老旧小区改造“后半篇文章”,由市人大建资环工委牵头,将老旧小区改造后续管理作为重要内容开展监督。目前,相关部门已出台《江山市老旧小区长效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市人大建资环工委将按照各部门职能分工,落实持续跟踪机制,避免老旧小区出现改后失管现象。
住有所居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石。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助力老旧小区改造步入新的发展轨道,全方位改善老旧小区人居环境和品质功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