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我区农机科技创新传播力不断增强,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机增长方式开始由低层次、数量型向高层次、效益型转变;机器换人步伐加快,农机化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加大,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落实新政策,加强行政推动力
早在去年初春,区农业局印发《2018年六合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实施意见》《关于切实做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村(社区)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将示范村创建、机具推广等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街镇,并组织人员到各个街镇加强指导。4月上旬,组织人员到各个街镇开展了创建工作进展督查,督促工作不到位的街镇加快创建进度。在这之后,区政府组织召开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区工作推进会,分管区长总结了全区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并部署了下一步创建工作,要求各街镇梳理存在的短板和难点,对标找差,明确任务,落实措施,整体统筹推进,切实抓好示范村社和核心示范片区建设。
依靠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区农业局强化为农服务意识,创新工作举措,新型适用农机具推广创出“加速度”。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带动下,全区277户农户及合作组织、农业企业投资2346万元资金,并利用1041万元财政农机补贴资金,购置大中型拖拉机、高地隙喷杆喷雾机、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等482台补贴机具,投入到农业生产中。
推广新机器,加强作业推动力
为让更多的种植户选好机器、用好机器,区农业局通过组织观摩示范演练,给内行人“看门道”的机会。系列现场观摩及培训活动中,区农业局以薄弱环节为着力点,着重向种粮大户及相关人员加大技术普及力度,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日常环节,区农业局通过送农机暨科技下乡等活动,利用省农机化信息网、六合区农业网及时登载各级财政农机补贴政策和农机购置信息,介绍新型农机产品及技术;同时各街镇通过召开所辖村组会议、作业现场会,开设技术培训班等,广泛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2018年,全区新推广大中型拖拉机机具36台、高地隙喷杆喷雾机46台、联合收割机机具数量24台、水稻插秧机机具数量250台、自走式秧田育秧播种机6台,具有旋耕、播种、施肥、开沟多功能的复式小麦播种机72台,为我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设备保障。此外,通过农机“三新工程”、设施蔬菜机器换人、特色农机化示范基地等项目的带动,全区新发展茶叶机械22台、蔬菜生产机械34台、经济林果生产机械47台;通过秸秆还田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全年新推广秸秆还田、秸秆收储、秸秆加工等机械64台,投入带切碎装置联合收割机1032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秸秆还田机1052台,实现水稻、小麦及玉米秸秆还田73.2万亩,还田率达79.5%;通过推广粮食烘干系统,新发展粮食烘干中心3家,全区粮食烘干中心已达40家,日烘干能力达到4355吨,年烘干能力达21.8万吨,烘干能力达到55.2%。
推广新技术,加强科技推动力
农机化新技术推广方面,区农业局整合科、室、站、所功能,在农业装备、农机供应、技术推广、植保及土壤改良等方面促进技术融合,全区高效农业、统防统治、土壤改良、蓝天沃土等农业工程快速推进,重点示范推广水稻机育插秧、秸秆综合利用及还田、乘座式植保机田间植保、无人机植保,以及玉米、小麦、油菜机械复式播种作业等一系列主推技术,为全区的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
工厂化育秧上,我区采取政府扶持、项目支持以及农机合作社牵头的方式,建成起立友、康农、宝丰等7个连栋温室工厂化育秧中心,平均每个中心供秧面积均在3000亩以上;大力推行商品化集中育供秧,全区建成5亩以上机插育秧中心以及集中育秧点152个、面积3454亩(秧田),商品化集中育秧点全区机插育秧总面积63%;大力推广硬质场地育秧,河王农机合作社已连续四年实行水泥场地育秧,今年已实施水泥场地育秧820亩,余粮家庭农场、马鞍街道骡子山种植合作社今年开展水泥场地育秧1860亩。目前,我区水泥场地育秧技术已被南京市列为重点农业推广技术。立友、康农、河王3家农机合作社还分别引进钵苗乘坐式高速插秧机、秧苗清洗机、播种机开展先进的水稻钵苗育插秧技术应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工作正在我区“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