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月初,市委市政府召开南京市创新名城建设动员大会,发布了2018年市委1号文件,吹响了创新集结号,旨在举全市之力,聚各方之智打造“创新名城”。我区以此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121”战略,加快创新载体建设,加强创新要素集聚,努力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14个配套细则,让市委1号文件落地有声
“要以政策兑现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从而为推动全区科技创新工作开创新局面‘加码加力’。”去年10月17日,在六合区创新名城建设暨产业发展推进政策兑现会上,副区长施勇君这样说。
为让更多的主体参与到六合的创新发展中来,结合2018年市委1号文件的要求,我区不断优化创新体系,制定实施方案和14个配套细则。会上,兑现了奖励资金约5400万元,受奖单位156家次、人才1100多人次。奖励的力度和覆盖面前所未有。
为进一步引来创新活水,去年我区组建了节能环保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引进了南京合工智能环保研究院、南大博域环保技术研究院等5家新型研发机构落户,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签订科技创新合作协议,引入南京工业大学等3家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成了外教实训基地、留学生企业实习基地等。
净增高企28家,创新主体不断涌现
如果要问2018年,南京地区创新创业领域的热词是什么,当然是“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
去年4月和10月南京分别发布了两批入选企业名单。我区顺盛通信、大地益源入选市瞪羚企业名单,三创自动化、环绿新能源入选市培育瞪羚企业名单。
当然,我区的创新活力指数并不仅于此。据了解,去年我区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8家、增长56%,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达110家。利德东方橡塑获批设立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嘉翼精密制造、双京电器获批设立市级“准博站”。各类创新主体不断涌现。
去年6月,天诗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设的江苏省聚合物蜡超细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利通过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验收。据公司负责人于海阔介绍,目前,该中心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1项,市级科技项目2项,区级科技项目2项。创新已成为该公司角逐蜡粉市场的“利器”。
291件有效发明专利,创新成效看得见
去年,位于六合经济开发区的南京利德东方橡塑科技有限公司致力研发的“一种耐高温耐油及低气味的三元乙丙橡胶组合物”获得了专利认证。据了解,这是根据最新的环保标准,设计出的新型耐高温低气味的环保胶料。这只是该公司去年12项发明专利之一。
在各类鼓励创新政策的激励下,我区创新成效不断显现,在专利申请方面,PCT专利申请4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91件。同时,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个,列入省重点技术创新导向计划产品10个,新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众创空间1家。
“引进、培育人才,不仅是我区创新的成果,也是我区创新的动力。”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据介绍,我区去年入选国家“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1人、省“双创计划”2人、省科技企业家5人,增选省“333人才工程”2人。
2018年9月10日, 我区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签订科技创新合作协议,未来将共建南信大六合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海外留学人员实习基地及气象科技产业园等。除此之外,我区还与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大学、河海大学签约共建4家新型研发机构。据统计,去年我区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34个,促成科研成果转化20项,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