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合肥经开区扶持产业发展再出新政策,在对以往政策的增删优化基础上,创新出“4+4”产业政策扶持体系。其中,第一个“4”是指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科技四大产业扶持政策;第二个“4”则指多层次人才、双创、楼宇、总部四大配套服务政策。
产业扶持政策问计企业
春节过后一上班,管委会领导班子亲自组队,深入走访企业,解决企业难题,问计发展对策。
新产业政策的修订,于去年底同步启动。这次政策修订不同以往,经开区未来五到十年内,将着力在培育战新产业、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服务业提速、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强化引导。
产业政策,成为经开区对外输出这种“转变”的最好表达方式。合肥经开区财政局局长刘岸说:尽管政策每年都会修订,但这次修订不同以往。规模大、成体系,总体思路也在进阶。
强化政策引导和补位作用
合肥建设全国创新试点城市、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国家大科学中心,面临转型升级重大转折当口的合肥经开区,恰逢其时。
刘岸称:“修订后的新政策,着力在培育战新产业、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服务业提速、创新驱动发展、小微企业双创等方面强化引导和补位,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
作为传统制造业大区,在创新生态影响下,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100多家,其中产值超50亿元企业12户,超10亿元企业49户,超亿元企业119户,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近20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60%以上。
在此次修订中,原有的“创17条”变为“创18条”;新政优化科技创新扶持政策,从三大板块调整为四大板块,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基金、科技金融产品、事后奖补四个方面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给予扶持。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则是,“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被首次列入扶持范围。
总部经济一旦形成,可以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诸多效应,比如税收供应效应、产业聚集效应、产业关联效应、消费带动效应等明显的外溢效应。
与此同时,合肥经开区把目光瞄准了“楼宇经济”。经开区出台《加快楼宇经济发展支持政策》,提出到2020年前打造 “亿元楼”的目标。
“把总部经济列入政策扶持范围,在全省也属首创。 ”合肥经开区相关人士表示,“对于合肥经开区来说,发展楼宇经济是‘调结构、补短板’的迫切需要。新政的最大的变化就体现在这两块上,经开区需要补的,一是‘科技型’、二是‘总部型’。”
首创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
新修订的政策,制定了企业分类评价体系,这是今年扶持政策的一大亮点。经开区将首创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对企业从收入、环保、研发、利润、税收等方面进行考评,邀请第三方机构来打分,根据成绩将企业分为A、B、C三类。A类企业优先扶持,C类企业限制申报项目,督促转型升级或兼并重组。
据悉,此次“4+4”产业政策扶持体系将医改过去集中在次年受理审核兑现的管理,变为在当年6月、9月、11月各开展一次集中兑现工作。另一方面,在政策实施结束后,经开区将组织各部门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回头看。财政局将随机抽取2—3个政策实施绩效评价,问效果,为政策条款的去留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