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市科技部门紧紧围绕全市乡村振兴工作大局,在全省开创性地开展了培育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工作,把建设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做为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优化政策环境,开展科普培训,培育特色产业,截至目前,全市已建设了4批39家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其中种植类24家,畜牧养殖类7家,水产养殖类3家,农产品加工类5家,39家基地去年共实现营业收入4.27亿元,并通过培训带动周边农户,在全市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为全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挥了重要作用。
市科技局参与制定了《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将基地建设纳入政府产业发展政策,第66条明确了“对市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开展绩效考核,经考核优秀的一次性奖励8万元”具体政策,明确了基地建设要加强考核,对考核达到优秀的,有政策资金予以兑现。
今年4月份,市科技局起草并制定了《淮南市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基地管理按照“特派员带动、突出特色、注重实效、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示范为主要内容,以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中心,重点围绕淮南市农业特色产业,以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业为主,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积极探索科技支撑乡村产业振兴的新业态。基地考核采取绩效评价的方式,示范基地每建设运营两年后应对其开展绩效评价,绩效评价工作由市科技主管部门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实施,评价方式包括自评申报、组织评价、实地考察等。绩效评价等级建议经市科技局党组研究确定后予以公布,对绩效评价获得“优秀”等次的示范基地,按照淮南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规定,给予一次性奖励。
我市把园区做为基地培育的载体,持续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安徽淮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初步建成为了“立足淮南、引领沿淮、服务安徽”的全省一流、全国知名农业科技园区,2019年8月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成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寿县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加强人才小高地、园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提升了园区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了园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潘集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以潘集酥瓜为突破口,围绕西瓜、黄心乌、萝卜等具有潘集特色的农产品,加强研究、引进、示范工作,推广了一批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经济作物。毛集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已获科技厅批准建设,正进一步完善建设方案。
据了解,基地发挥科技特派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高校院所、农业骨干企业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向农业农村聚焦,积极开展了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淮南市农科院等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分别在无土栽培技术、农业绿色生态化、水产绿色产业新模式、现代循环农业技术、沿淮稻麦新品种选育、畜禽绿色养殖、果树栽培技术研究等领域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共申报省市县科技项目17项,培养各类人才233人,申报专利95项,开展培训258次,培训人员5560人,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46项。
据介绍,科技特派员围绕优势特色农业,采取技术服务、合作共建等方式,与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合作创建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开发特色优势农产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服务乡村振兴的作用不断增强,今年通过绩效评价的39家基地,共实现营业收入4.27亿元,基地的规模得到进一步的壮大。我市大力支持农业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与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在淮南转化省级农业科研成果,共转化“露地耐贮西瓜新品种新优美、荃银丽园等麦套瓜栽培技术”等农业新技术30多项,带动我市2300多户农民致富,实现人均增收1500多元。我市还发挥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引领作用,利用市农科院农业科技特派员在田家庵区、潘集区、大通区、寿县等县区的科技创新载体,推广麻黄鸡、反季节酥瓜、反季节蒜黄无土栽培、反季节西红柿、葡萄高效栽培、马铃薯重茬栽培土壤消毒等技术40多项,带动了15000多户农民致富,实现人均增收14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