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海虞镇曹家宅基,就能望见沿路一幢房屋的前院里,一对老夫妻坐在小凳上摆弄着什么。老汉一甩手,一条条“丝带”在空中飞舞。走近才发现,老汉手中的“丝带”竟然是刚劈好的竹篾条,轻轻一甩,弹性尚佳。老汉就是现年78岁的曹福生,16岁便跟着父亲学编竹编。
竹编是真正的“手”艺,全靠一双灵活的手。曹福生的手黝黑而有力,在皱褶中透着筋骨,一把篾刀在他手里也有了灵性。他右手握着篾刀,左手拾起劈好的竹板,将不足五毫米厚的竹板向着刀锋上徐徐推进。行云流水间,一条竹板被分成了更薄的两根篾条。整套动作十分考验手力和方寸间的把握,稍有不慎,剖出来的两片竹篾就会厚薄不均,甚至割伤手。老曹翻转了一下手掌,指着左手食指关节上的褶皱说,那是他年轻时晃神被篾刀割开的口子,愈合后长成了一块多头肉。这样的伤痕,成了竹编在曹福生身上留下的印记。
被削薄了的竹篾还不能直接用来编织,还需要进一步打磨。曹福生戴上手套,进屋搬出了父亲传下来的刮刀。一段老树杈镶着一片二三十厘米长的刀片,刀刃却不是平整的,而是呈波浪状。曹福生拾起一根篾条,一手将其按在刀刃上,另一只手缓缓抽动篾条,抽完后篾条上的粗糙毛刺都被刮了下来。这一步,老曹做得格外认真。刮完篾条平面,他还要换个型号的刮刀刮一遍篾条的两侧,再用砂纸细细打磨,尽可能把篾条刮得光滑无刺。“我刮干净点,她就少受点罪。”老曹一边刮,一边念念有词。他口中的“她”正是坐在一旁编织竹箩的妻子钱祥妹。两人分工明确,一人处理篾条,一人编织,合作得当一天能做3个竹箩。
编织环节讲究的是手指的灵活度,竹篾本就滑弹,戴手套更不好控制。只见钱祥妹的右手食指、中指和小指上都缠着厚厚的白胶布,编织时用食指和中指捏紧篾条,再靠小指上挑将篾条穿过经线,左转右旋,上拉下压。编织过程中,钱祥妹还不时将正在编织的箩浸入水中,增强篾条的摩擦力。经过一连串的经纬交错,一只竹箩的雏形就成形了。尽管老曹打磨得十分仔细,钱祥妹还是免不了被篾条刺破、割伤。所以她身边常备一把镊子,随时准备拿出来挑毛刺。
老曹夫妇手工编织的竹制品美观大方、结实耐用,慢慢赢得了口碑,连张家港等周边城市的老百姓都慕名前去订购。生意好的时候,夫妻俩晚上都要“加班”。“竹箩、竹篮、竹筐、竹筛……供不应求,来不及做!”老曹说。多年下来,他还总结出一套从选竹到编织技巧的“独家经验”。竹料的选用十分讲究,用他的话来说,本地竹子“性格强硬”,并不适合做竹料。只有在山湾里吹过西北风、“吃过苦”的竹子才是最佳的竹料。他用的是产自浙江萧山的一种竹子,竹壁薄、篾性好,非常适合编织各种竹制品。为保持竹制品大小统一,他们还会用废竹料定制模具。比如制作竹箩时,就用竹片扎一个环形确定竹箩开口尺寸,再在四端上系上竹片,竹片一头削尖,可插入竹箩底部定型。照着模具编篾,做出来的竹箩大小统一,见过的人都会夸说“好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