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金华 > 文字新闻
高水平谱写新时代生态环保金华答卷
发布时间:2018-04-12  来源:金华日报  发布开发区: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

  “做好新时代生态环保工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形势催人,时不我待,我们再也无法安然就坐、慢步前行。我们一定要有责任意识和攻坚斗志,扛起美丽金华建设大旗认真加以推进。”日前,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卢小珍在2018年全市环保工作会议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好新时代金华答卷人”蹲点攻坚大调研动员大会上,对过去一年我市生态环保工作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也对接下来的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2017年,金华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其中,全市43个地表水断面、11个“水十条”国家考核断面、17个省控断面、10个市界出境断面和20个县市交接断面,Ⅲ类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真正实现一江清水送下游;8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Ⅱ类以上,其中沙金兰水库连续第二年达到Ⅰ类水质。空气更清新,PM2.5浓度为42μg/m3,同比下降8.7%,比2013年下降40%,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8%,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比2013年上升20.9个百分点。

  市环保局大力实施环境立市战略,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积极成效,为金华现代化都市区建设贡献了力量。

  过去一年,成绩闪耀

  一年来,全市环保系统加压奋进,勤政务实,取得的成绩和荣誉有目共睹。市环保局先后获得了全国环境保护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环境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工作表现突出督查组、中国环境报宣传工作先进单位、金华市政府办事大厅先进单位、2017年度市环保局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2017年度市直单位绩效考评优秀单位等荣誉。

  水污染防治让水更清

  以“浙中生态廊道”建设为总载体,深入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打造“五水共治”升级版,“五水共治”群众满意度测评全省第一。开展治水剿劣行动,全市3578个劣Ⅴ类小微水体全面完成整治。持续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力度,完成安地水库、九峰水库合格规范饮用水源保护区创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成投运污水处理厂4座,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16.5万吨,全市26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启动执行准Ⅲ类的“金华标准”。开展涉水污染整治,整治封堵入河排污口858个,清理河塘沟渠淤泥829万立方米,淘汰落后产能企业50家,整治提升“低小散”企业1200余家,完成271个加油站844个地下油罐防渗漏改造、35家涉水特色行业企业治理、3个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创建、4家环保领跑示范企业创建,地下油罐防渗漏改造进度居全省第一。

  “每微必争”让天更蓝

  实施治气“每微必争”攻坚行动,发动“夏季控臭氧、秋季降扬尘、冬春削雾霾”三大战役,推进“控煤、降尘、管车、治气、禁烟、严打”六大行动,开展冬春季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强化依法治气,制定一系列治气领域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统筹推进面源污染治理,建立极端气象条件或污染天气24小时洒水制度,推广施工工地视频监控和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市区、东阳、永康、浦江等实行全域全时段烟花禁燃,其余县(市)城市建成区全面禁限燃。强化工业废气治理,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重点项目45个、水泥企业和工业锅炉废气清洁排放改造22家、化学合成类制药企业废气提标改造8家。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全面推进“县县通”天然气工程和省级以上工业园区集中供热项目建设,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同比下降4.9%,淘汰高污染燃料锅炉446台,淘汰老旧车9222辆。

  治土治废让土更净

  建立完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制定《金华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完成全市544家企业污染源遥感核查,完成农业“两区”污染情况摸底,完成土壤环境省控、市控、县控重点监管企业名单梳理。制定《金华市污染场地治理修复规划》,组织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布点,完成136处潜在污染地块排查。编制完成《金华市污泥处置设施建设规划》《金华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推进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新增危废处置能力5.6万吨。积极开展危险废物“存量清零”行动,清理危险废弃物1.08万吨,协调推进医疗废弃物、废铅酸蓄电池、进口洋垃圾等专项整治。

  “铁拳”行动让执法更严

  始终保持环境监管执法高压态势,实施“铁拳”系列环境执法专项行动。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9万多人次,检查各类企业3万余家次,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816起,处罚总额7606万元。其中,查办适用《新环保法》配套办法及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359件,采取查封扣押220件,限产停产23件,按日计罚3件,移交公安案件113起,行政拘留77人,刑事拘留103人。我市环境监察系统先后获得全国环境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全国环境保护系统先进集体、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工作表现突出督查组等荣誉。

  生态文明建设让满意度提升

  以美丽金华建设为载体,印发实施了《“811”美丽金华建设行动方案》,编制完成《金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浦江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义乌和磐安成功创建全省首批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扎实推进绿色系列创建,创建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2个、省级绿色家庭30户。扎实推进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开展生态环保公益演出、绿色出行、公众开放日、“六五”世界环境日等多个系列宣传活动,积极营造全民参与生态环保的良好氛围,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度逐年提高。

  “最多跑一次”让服务更高效

  实施标准化服务,制定标准化办事服务指南及通用格式文本,优化审批流程,精简申请材料,取消前置条件,整合审查步骤,推行内部代办,推动网上办理,实现审批材料精简60%,该局办理事项16主项20子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或“一次不跑”。

  加快推进“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积极推进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工作,在高质量编制规划环评、制定项目准入环境标准、编制环评审批负面清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基础上,提出豁免环评手续、实行环评降级、承诺备案管理、自行验收备案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有效减轻企业负担。通过“一次性告知”清单、限期办理承诺、跟踪对接服务、提前介入指导、能办推定办理等措施,全面推进环保审批工作提能增效。

  深化改革让机制更顺畅

  制定实施《金华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16-2020)》,深入开展8个方面42项与生态环保相关的改革。建立了生态环境损害追究机制,探索实施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健全国土开发规划体系,推行“多规合一”,科学划分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和城镇开发边界、永久性保护农田、生态保护三条红线,其中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770.6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25.32%。健全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环保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出台相关政策文件,金华江流域水质考核奖惩、污水处理尾水排放“金华标准”、农村生态洗衣房建设等三大创新机制走在全省前列,2017年共对7个县(市、区)发放流域水质考核奖励7056.9万元,对2个市(区)处罚165.1万元。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支撑,于3月1日正式实施《金华市水环境保护条例》,成为我市行使地方立法权之后制定的首部实体地方性法规,为巩固和扩大我市治水成果,形成水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的一年,做好金华生态环保答卷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启动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推动环保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变革之年。我市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定不移沿着“两山”理论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紧扣“环境立市”战略,以满足人民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目标,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重心,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和队伍建设水平,为“两个高水平”和现代化都市区建设擦亮生态底色,提供良好环境保障。

  市环保部门将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提升战、净土攻坚战、固废管控战等污染防治四大攻坚战,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积极开展“代办制+承诺制+标准地”、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生态环保责任报告制度、全流域试行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深化排污许可管理等生态文明体制六大改革,确保“最多跑一次改革”真正落到实处;聚焦推进统筹推进“811”美丽金华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绿色系列创建、强化生态环保规划建设、提升生态环保宣教等美丽金华建设五大行动,扮靓浙中大花园画美金义都市区;全面加强反馈问题整改、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提升企业环保管理水平、保障环境安全、健全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推进“智慧环保”体系建设等环境监管效能提升六大保障,服务“两山”转化通道顺畅打开;稳步夯实高标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高质量锤炼过硬工作作风、高水平建设专业环保队伍等队伍建设三大基础,当好新时代都市区建设环保答卷人,使得环境质量更优,生态颜值更好,“两山”转化更畅,服务监管更强。

  环境质量更优

  全面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8%以上,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42微克/立方米以下。全市县级以上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达到II类,干流断面稳定达到Ⅲ类,支流断面稳定达到Ⅳ类,小微水体水质巩固提升不反弹。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1%;新增危险废物处置能力1万吨以上。

  生态颜值更高

  高标服务“浙中生态廊道”和“美丽金华”建设,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美丽浙江先行区创建工作,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有力实施,碧波映城、城托青山、山水相依的浙中美丽生态画卷逐步铺开。

  “两山”转化更畅

  “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的共识有力凝聚,绿色技术的创新体系、绿色生产和消费的制度政策体系、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不断完善,都市区经济绿色发展态势基本形成,“两山”转化通道更加顺畅。

  服务监管更强

  指导服务与执法监管两手抓,“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全面落实,“一次不跑”和“主动上门”服务事项逐步增加,服务效能显著提高;打击环境违法的高压态势不断增强,环境信访纠纷持续减少,环境监管水平有效提升,环境安全有效保障。体制机制更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环境保护责任体系更加完善、推进机制更加健全、工作保障更加有力,“共建共享、共融共赢”的工作格局有效形成。

上一条:为浙中生态廊道构筑彩色生态屏障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