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来自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市)专家学者、嘉兴民俗文化专家共计60余人参会。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学术研讨会还采用云端会议的形式作为崭新探索。
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已持续推出十二届,学术品牌项目在海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相继推出《中国端午节》(六卷本)、《“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2019年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多部学术着作。本届研讨会定题“风俗画的20世纪”,向社会公开征稿收集论文和调研报告共23篇,经中国民俗学会组织专家评审,共评出入选论文16篇,特邀专家学者论文10篇,集辑后将于2021年出版。
开幕式后,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郑土有,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图像艺术研究所所长、教授张从军,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王加华分别带来了《民俗生活场的呈现:农民画的立足之本》、《汉画像石叙事方式》、《形式即意义:重农、劝农传统与中国古代耕织图绘制》的主旨演讲。下午,22位专家学者又围绕全国各地、不同时代的风俗画展开叙述和探讨。会议期间,与会的专家学者还前往秀洲区油车港镇风俗画创作基地,考察嘉兴农民画创作基地及创作情况。
近年来,嘉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实施禾城文化复兴行动,着眼历史文脉传承,着眼优秀传统弘扬,着眼时代精神发扬,进一步挖掘、研究、保护、展示优良传统文化基因和伟大文化精神,打造具有“红船魂、国际范、运河情、江南韵”的城市文化新风貌。
研讨会从风俗画的视角切入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回顾、探讨20世纪中国乃至亚洲风俗画的历史发展历程,研究其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和精神内涵,乃至它在推进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作用,重点关注风俗画与民俗文化、乡村振兴、“一带一路”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风俗画的文化功能、文化生态意识及其对弘扬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对于我市更好地推进禾城文化复兴具有很好的借鉴与参考。
除常规学术会议,本次研讨会同期推出当代全国风俗画展、风俗画相关理论讲座、嘉兴风俗画创作基地考察等,立体而多元地展示全国和嘉兴在风俗画方面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