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电子电器 > 文字新闻
折叠屏手机量产后,折叠屏笔记本还会远吗
发布时间:2019-11-18  来源:新浪科技  

  从三星Galaxy Fold、华为Mate X相继开卖,再到摩托罗拉Razr登场。历经Bug、产量攀升之后,折叠屏幕从遥不可及顿时变成近在咫尺。

  折叠屏设计带来的好处毋庸置疑,当屏幕打开后,你相当于拥有一块平板,能够拥有更好的体验。而当合上屏幕,则可以变成传统手机,轻松塞进口袋。特别是智能手机屏幕尺寸已经触碰到双手持握能够承受极限的情况下,折叠屏幕成了最理想的解决方案。

  对视野需求同样旺盛的笔记本事实上也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从早年MacBook Pro Touch Bar推出,再到华硕ZenBook Pro Duo超宽的第二屏幕,以及搭载柔性屏的ThinkPad X1折叠屏概念笔记本,都暗示了OEM厂商们向更广阔视野范围进军的决心。那么,折叠屏设计是不是很快也会在笔记本上出现了?

  折叠屏的桎梏

  无论笔记本还是手机,折叠屏的设计都是当下绕不开的难点。由于传统LCD不可折叠,OLED成为折叠屏幕的理想选择。事实上OLED屏幕产量正处于崛起中期,确保OLED产能的厂商数量不多。同时折叠技术实现过程中,原材料也必须向不同国家的企业采购,例如LG采用的OLED原材料部分来自日本出光兴产,三星的上游则包括日本德山、新日铁化学、保土谷化学等多家供应商。这导致日韩之间的关系会直接影响到OLED成本与产量的起伏。

  除了屏幕之外,屏下铰链设计也绝非易事。铰链的作用是需要确保折叠屏幕在开合状态下保持屏幕平整性。传统不合口铰链设计会导致笔记本折叠后留下缝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笔记本厚度。而双铰链模式则可以尽可能减少屏幕折叠后的弯曲程度,以达到增加使用寿命的效果,但会让成本进一步上升。

  即使采用传统铰链设计,成本在当前居高不下。以三星Galaxy Fold为例,翻转铰链模组成本达到150美元到200美元,比iPhone高出近65%。

  另外屏幕也永远是耗电大户。特别是在屏幕尺寸增加之后,耗电量也会随之攀升,续航也会受到影响。同时大屏幕带来的散热问题同样不可忽视。

  双屏概念成行

  比起折叠屏笔记本,设计相对更容易,成本更低的双屏幕笔记本已经多次提上议程,除了文章开头提到的Touch Bar设计之外,更多概念型笔记本开始突破设计界限。

  在Computex2018上,华硕就推出了一款PROJECT PRECOG概念笔记本,定位AI PC。这相当于将两块触控屏幕分别塞进了B面和C面,实体键盘变成了独立外设,满足了扩大视野的需求。

  PROJECT PRECOG概念机的想法在发布之后,也很快演变成了两款量产产品,其中一款是面向轻薄的灵耀X Pro系列,触控面板被屏幕替代,并且获得了微软官方支持,可以做到Windows屏幕扩展,提供官方Office插件。

  另外一款产品ZenBook Pro Duo则是在传统笔记本的规格上追加了一块32:9的显示屏,它实际上就是一块可扩展的多用途触控屏幕,可以根据需求分成两块16:9 1080p分辨率屏幕。

  同样是2018年,联想也紧跟英特尔号召突出了Yoga Book C930,C面键盘部分完全由电子墨水屏幕代替,在一定程度解决了续航问题,并且还可以充当大屏幕电子阅读器。当然在充当键盘的时候,响应速度和手感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上个月的微软新品发布会上,Surface Neo和Surface Duo也相继进入双屏领域。其中Surface Neo是一个充满了野心的产品,她具备两个单独9英寸屏幕,可以组成一个13英寸的工作区。同样键盘也采用了外设配置,Windows 10X则可以更好的适配两个屏幕之间的自由切换。

  写在最后:平板向左,PC向右

  根据京东方预计,折叠手机单品售价在2021年左右才能降到10000元以下,当然前提是折叠手机市场有足够的需求。

  笔记本的境遇也与手机类似,即使是一手掌控硬件和软件的双屏Surface Neo,软件适配、UI交互还需要一些时间完善和验证。而价格竞争激烈的PC市场对目前成本高昂的柔性OLED屏幕而言也并不友好。此外物理键盘体验仍然是提升笔记本操控体验的核心,双屏笔记本也在等待一个类似Surface Type Cover这种被广泛认可的轻薄输入保护套。

  在笔记本量产折叠屏设计之前,双屏幕笔记本可能才是成本妥协后的主流产物。可以折叠大屏幕手机则用来替代传统的平板,亦或者平板再未来具备折叠功能,最终模糊手机与平板之间的界限。

  是的,虽然折叠屏幕的笔记本距离我们还有些远,但具备不错操控体验的双屏笔记本很快就会有了。

上一条:高端需求主导双11,彩电市场步入竞争高阶
下一条:今年国务院将为企业减负超万亿元 降费占六成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