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金融数据显示,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3.55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8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9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76亿元;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1万亿元,同比少增665亿元。
“8月份社融、信贷及M2等核心金融数据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弹。其中,当月新增表外票据融资及新增人民币贷款大幅回升,房地产调控收紧对信托贷款冲击有限,新增社融规模较上月接近翻倍。”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8月份企业短期贷款及表内票据融资恢复正增长,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加快,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扭转了上月大幅少增的局面。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李奇霖认为,信贷结构与规模均比较合理,企业中长期贷款绝对规模与比例均有所改善。“在房地产融资被严格管控的情况下,我们猜测放量的原因,一是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后,银行预期未来贷款利率有调整的可能,提前加快了储备项目审批;二是专项债落地后,基建项目加快融资带动。”
在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看来,8月份信贷增量1.21万亿元基本符合预期。“一方面,实行LPR报价机制后,部分银行对于新规则的适应、业务流程的重新梳理等,可能推迟部分贷款投放,这都可能是造成信贷增速持续回落的原因。另一方面,企业短期贷款减少、长期贷款增加,表明在政策导向下,信贷投向结构有所改善。”陈冀说。
“在信贷较上年同期少增665亿元的情况下,社会融资规模增加1.98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376亿元,主因在于委托贷款降幅收窄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由7月份减少4563亿元转为增加157亿元。”陈冀提到,委托贷款降幅收窄在市场预期之中,与新规不符的存量委托贷款逐渐消化后,合规新增委托贷款逐渐增加。同时,未贴现银行承兑快速增加,也反映出当前机构信用风险偏好依然较弱,倾向于表外短融。资金融出方的风险偏好是否改善,有待实体经济实质性转稳。
接下来,市场更为关注的是货币政策走向。对此,王青认为,8月金融数据修复,一方面受前期逆周期政策引导(如加大对制造业融资支持等)影响,也与上月基数偏低直接相关。展望未来,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的政策方向已经明确,降准之后,针对制造业、民营及小微企业的定向滴灌政策还会持续发力,后期M2、社融和信贷增速有望出现趋势性回升。
“一段时期以来,外汇占款的小幅波动已不是扰动M2增速的最主要原因。多因素综合影响决定了M2增速将保持相对稳定。”陈冀说,未来央行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概率较大,M2增速可能逐渐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