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怎样用好,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日前,我市启动民营企业职称自主评审和行业协会职称社会化评审,全市100余名技术技能人才报名参加,相关评审工作计划于11月底完成。
建立健全人才科学评价机制,是温州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改革突破口。
今年4月,温州系统集成、创新开展“问企识才”改革。其最大亮点在于,把市级人才计划举荐权、职称自主评审权、技能等级评定权授给企业,形成“企业推、政府核、人才享”的企业人才评价体系。简言之,就是把人才评价的“指挥棒”交到用人主体——企业手里,人才好不好,企业说了算。
“问企识才”改革开展以来,企业已自主评定技术技能人才2.1万人、占新培育人才的30%,带动引育技术技能人才6.9万人。
透过数据,一条企业自主引育的新赛道正在形成:支持重点企业自主选聘、推荐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比如赋予企业的自主聘任权,就是针对全市人才指数前100名企业自主聘任的“首席专家”,打破申报名额、学历、职称等条件限制,优先申报市级重大人才工程。目前,全市共有17名企业推荐人才入选市“瓯越英才计划”产业领军人才和产业“首席专家”项目。
“问企识才”改革的推进,也催生了温州人才评价新模式,为破解人才评价结果与人才实际贡献脱节问题提供新思路。其中,“中小企业行业评”模式,就是授权泵阀、鞋服、汽摩配等26家行业协会开展职称社会化评价、技能等级自主评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人才评价服务。目前,行业协会自主评定和培育高级工、技师等技术技能人才6685名,较去年同期增长41%,人才活力持续释放。
职企双赢的画面,还在重点企业中铺展——支持875家重点企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职称自主评价,特别是推动中级职称由行业龙头企业评定。目前,全市新培育评定高级工、技师等技术技能人才1.4万人。
瑞立集团就在探路“重点企业自主评”模式中积极实践,首次开展中级职称自主评审。“和以往不同,这次评价方案和标准都由我们自己制订,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方向,制定出个性化的评审标准。”该公司总工李传武列举了几项变化,比如在“业绩成果”的评分中提高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占比,以此考量员工的实际业绩与贡献度;邀请企业高级工程师担任评议专家,评议内容更接地气、重实操。“每项标准都是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用人情况设置的,不仅能让人才的‘家底’变厚,也能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底气变足。”他说。
既要干得好,也要留得住。在温州,“问企识才”评定的人才纳入了人才子女入学保障工作范围,由属地就近安排至公办学校就读,确保企业人才子女在温州有学上、上好学。目前,相关政策已惠及企业人才1.2万人。
以“小切口、大撬动”改革行动为契机,我市将继续深化“问企识才”改革,推动改革向更多行业领域、企业主体覆盖,引导支持各行各业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加速成长,为民营经济提质增效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