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老师,来人民广场,我请你吃炸鸡!”收到毕业生浩浩的邀约,松江一中教师魏静并不感到意外。“小伙子真棒,有时间我一定去看你。”礼貌回应之余,她把这件暑期小事写进了高三班主任工作总结稿,并在学校最近举行的班主任工作交流会上进行了分享。
魏静的发言围绕所谓的“问题学生”“差学生”展开,她说:“连续做了8年高三班主任,接触了不少存在各种问题的学生,但在我的字典里从来没有‘问题学生’‘差学生’之说。”这正是松江一中推崇个性化教育、构建亦师亦友师生关系的缩影。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刚分到魏静班里时,浩浩是校园里有名的“混世魔王”,不仅不受同学待见,连家长也对他感到无望无助。可一年后,他的改变让魏静坚信,世上没有天生的“问题学生”,只有需要关心关注的孩子。
“父母滔滔不绝地列举孩子缺点,而孩子全程不发声,只是摇头、点头表示在听。”回忆第一次去浩浩家家访的情形,魏静依然感到压抑。“家人的肯定和周遭的环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太重要了。”魏静说,一年来和浩浩有关的故事可以写一本书,这些故事源自每一位任课教师的关心,也凝聚了全班同学的热心。为了帮助浩浩,她不仅不厌其烦地一次次主动与家长联系,反馈孩子的在校情况,还召集班里部分学生开了主题讨论会。
今年9月,浩浩就要步入大学校园了。目前,他正利用暑期打工,一面体验生活,一面充实自己的零花钱袋子。父母也为他的变化感到欣慰:“相信孩子,肯定孩子,这是我们从魏老师身上学到的宝贵经验。”
学习能力提升需要科学施策
提及学生的在校表现,始终绕不开学习情况,而在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班级学生成绩普遍偏低时,我们作为教师该怎么办?”这是松江一中副校长、援滇教师任丽菊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北闸中学时面临的挑战。
去年春季,任丽菊刚到北闸中学时,接手的班级化学成绩普遍不理想。除了需要快速适应新环境,还要尽快熟悉当地教材并提炼教法,她的压力可想而知。作为挂职副校长,她花了大量时间深入课堂、了解当地教学现状。
“课堂互动不足,课后反馈分析缺失,无疑会导致师生之间联系薄弱,影响教学效果。”经过观察和思考,任丽菊从默默探索“上海模式”在当地是否适用,到组织当地教师进行问题分析,并结合自己任教班级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调整教学策略的建议。仅一个月时间,她任教的班级化学成绩明显提高。
“这其实也是松江一中一贯的教学理念。从深入分析教材、精心研究课堂到全面了解学生,每月举行学情分析会。无论是教研组,还是课程教学中心,‘教师要站稳课堂,了解学生’始终是我们的核心理念。”任丽菊说,希望通过情感的投入和因材施教的科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留下可复制的教育教学经验,帮助山里的孩子涵育回馈家乡、建设家乡的能力,从而形成内生发展动力。
每一餐饭菜都凝聚教育温度
“蔡老师,民族餐厅能不能多供应些面食?”“能不能提供些辣酱?”……每一个用餐的小诉求,在松江一中民族教育中心副主任蔡君杰那里,都是关乎学生幸福感的大问题。
“民以食为天,高中生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吃不好怎么搞学习?”蔡君杰介绍,松江一中民族班的学生来自祖国西部边陲,饮食习惯不同于松江本土,每年在校时间长达10个月。学校的民族餐厅不仅春节期间不打烊,但凡节庆点,还会推出自助餐。经学校向区教育局请示,今年年初,孩子们的伙食费从每日28元提到了36元。“蔡老师就像我们在松江的大哥哥,特别细心。”民族班学生阿布都热西提说。
不只民族餐厅,这几年,松江一中校园饮食文化建设已成为学生津津乐道的“幸福工程”。每年的校园美食节,导师会携手学生烹制美食,玩出创意的同时也拉近了师生距离。今年3月,学校食堂还推出了“好面等你来”暖胃活动,从特色牛肉拉面到苏式红汤面,每周四的面食窗口都吸引了不少面食爱好者。面对全员晚自修晚餐集中供应过程中的困难,校长潘建荣还写了公开信,欢迎家长建言、共商解决办法。“有人的地方就有教育,一餐一饭也当凝聚教育智慧、彰显教育温度。”潘建荣说,这是好老师的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