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科技研发 > 文字新闻
青年科研人员别“围着帽子转”
发布时间:2023-09-19  来源:广州日报  

  一些人才计划和项目在使用过程中被赋予了过多与其政策目的和定位不相关的利益附加。不少青年科研人员感到“帽子满天飞”,成为使科研人员难以潜心静气搞科研的顽疾之一;“踩着点争帽子”,打破了一些青年科研人员自然成长的节奏,成为一种“不合理负担”……专家认为,人才称号出现的“异化使用”需要关注。

  科技界热议的“人才帽子”,主要是指人才计划和以人才为资助对象的科研项目等。人才计划的目的是关爱、遴选、支持人才,科研项目则是为优秀科技人才提供科研资助,发挥培养和激励作用,这些政策为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类人才计划中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

  但是,“人才帽子”并非越多越好,也不是只有“人才帽子”才能证明“我是人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8年印发的《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针对人才“帽子多”、标准“一刀切”、评用脱节等突出问题,提出不把人才荣誉性称号作为承担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励、职称评定、岗位聘用、薪酬待遇确定的限制性条件,使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

  然而,现实生活中,依然出现了以“人才帽子”看待“是不是人才”的倾向。在这种倾向之下,一些青年科研人员难免“围着帽子转”。因为“人才帽子”确实能够带来利益,比如工资上有增加,福利上有实惠,科研上有照顾,项目上有优惠。但如果“人才帽子”被“异化使用”了,则可能导致大家“一心争帽子”而“无心搞科研”。

  对此,一方面,“人才帽子”不该一劳永逸。“人才帽子”需要实现动态管理,实现可以戴上也可以摘掉。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和体系。说到底是不是人才,标准不在于拥有了什么样的“帽子”,而应看最终的科研成果及其效果。

  对于青年科研人才来说,要让科研成果成为自己最好的“帽子”。

上一条:香港,在AI时代着急了
下一条:今年国务院将为企业减负超万亿元 降费占六成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