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进出园区的危化品车辆情况如何?”在上海某化工园区的智慧大屏前,市政协重点提案督办人员连续发问:运输车辆来自哪家公司,装载有什么货物,具体在哪个位置?
当下,沪上化工园区均在不同程度地探索通过大数据对危化品企业“实时控”,进行重大危险源预警等。无论数字化手段、智能化平台还是新技术应用都指向精准防范、有效监管。在昨天市政协督办重点提案“关于上海市化工产业聚集区重大安全风险防控”现场,上述指向被拆解为更具象的追问:园区对化工企业的数据采集是否足够精细?园区同企业、政府部门之间,必要的数据共享渠道是否打通?
数字化的“数字”是技术手段,“化”指向相关部门自身管理能力提升的过程。市政协委员、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刘迎风注解:“数据打通是将业务管理的工作流程放到匹配的场景中。其前提是理顺业务管理规则和体系。”他透露,根据主管部门要求,市大数据中心计划在化工园区试点打通数据的产品,其应用场景将明确“谁在什么场景出于何种需求要用什么数据”,利于事后审计。
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花克勤认为,信息化要求观察能力,数字化要求分析能力,智能化要求应用能力,在化工产业安全生产监管方面,集成这些能力任重而道远,“同时也要打破政府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努力形成监管合力”。
在充分考虑园区现实需求、指标指征导向性、数据可得性等基础上,上海化工区接入园区内28家单位、处室、部门的40多个业务子系统数据,共150多个一级数字体征、800多个二级数字体征——上海化工区管委会抛出这样一组数据。
这固然是对园区全景式扫描的数据基座,也是信息化监管的建设成效。更进一步,不少市政协委员提出: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化工园区必须采集到怎样的数据?在某化工园区,有化工背景专业的市政协委员对可燃气体的分布提出疑问:智慧屏上是否显示了存放的准确位置?存储仓库内的温度怎样?存储货品有哪些?
“对这些数据的熟稔程度关乎应急处置时的效率。”有市政协委员提出,这就要求监管方对企业生产、运输、原材料供应等环节有深入的了解,“只有了解生产流程,才能知道关键风险源在哪个环节。这对监管的精细化水平和专业能力提出了要求。”
“企业对开源数据也有商业机密方面的考虑。”有园区相关负责人提出,这当中需充分平衡商业利益和监管需求。
市政协常委张磊提出,实际情况中要接入的数据很多,但企业对开源数据非常敏感。到底哪一些数据涉及公共安全、必须要提供,不妨给出一些商业方面的标准并且通过立法来固化,以此确认能够与政府部门和相关各方共享的数据。
用于管理的数据,园区往往无法使用——在化工园区诸如此类的“数据壁垒”不少见。
现场,刘迎风回应:“为满足重点行业部门的管理要求,针对重点园区应用方面的需求进行设计。”他举例,比如针对危化品运输车辆的定位数据,相关部门是提供的,“后续会同相关园区进行对接。”
针对数据如何流通,刘迎风认为要标准先行,比如在哪些层面进行数据共享。上海目前有3个专业的化工园区,均位于杭州湾北岸,辐射长三角。“数据共享到何种层面,园区、市场甚至长三角,不同的层面企业顾虑不同。普适的共享标准,一企一策的标准、具体的应用场景都值得细化讨论。打通渠道上,可以由相关监管部门和园区确认匹配的应用场景,进行数据流通。”
市政协副主席钱锋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