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金山卫镇东平居民区是一个由动迁安置房、商品房、经适房、商业街组成的复合型社区,包含动迁安置的“上楼”村民、街区商户以及刚落户的“新上海人”等,如何在不同居民群体间建立共识与认同,成为居民区党支部长期以来努力的方向。近年来,东平居民区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依托“‘和’文化”党建品牌,以五“心”融“和”积极探索社区“破圈”共融新路径,让居民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大家庭,共同构建“融合共治共享”的美好社区新格局。
凝心聚力促融“和”服务机制接“地气”
“首问接待制”。东平居民区党支部坚持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优化社区治理,建立“首问接待制”,通过由党支部书记业务领学,全体工作人员业务共学的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个性化、专业性的党群服务,实现从“专人专岗”到“全能全岗”的转变,把“最多跑一次”落到实处。
“三联五共”机制。深化村居联动,成立“1+7”红色联盟,建立“三联五共”机制,通过“联党建”“联队伍”“联服务”,实现社区“事务共商、难题共解、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服务共担”。例如,八二村、永久村、永联村、农建村助力四个“和”文化特色楼组建设,通过发动“上楼”村民共同扮靓楼道,激发自治热情,实现服务共担。同时,以活动轮值为抓手,每月由一个动迁村在社区开展一场主题活动,把“上楼”村民、“新上海人”等群体凝聚在一起,进一步拉近邻里关系。
温馨服务构融“和”党群阵地聚“人气”
结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打造集党务服务、群团活动、文明实践、政务咨询、纠纷调解等于一体的“一站式”党群服务大厅,设置“和心”小吧、“和事”客厅、“和乐”课堂、“和阅”书屋等功能室。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线上征集等方式,摸清社区居民和特殊群体的实际需求,形成需求清单。
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群体的特点,推出一系列针对性的党群服务,并形成资源清单18项。例如,为上班族开设“5+2”周末不打烊的预约服务和“早午不断档”的延时服务;为在社区居住或提供服务的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环卫工人等群体开展冬季送温暖、夏季送清凉活动;为老年群体提供爱心义诊、免费理发、免费磨刀、数字教育等助老服务。通过一系列有温度的服务项目实现“党群服务就在身边”,让“人气”在党群阵地汇聚。
新生力量扩融“和”社会治理有“底气”
把大上海保卫战期间到社区报到、在社区服务的党员骨干作为社区治理“第二梯队”的基本力量,通过个人自荐、楼组长推荐、上门走访等方式,挖掘“大隐隐于社区”的能人、达人,不断壮大社区人才蓄水池。
同时,依托金山卫镇“微格治理”智慧平台中的“志愿者报名”模块,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加入社区治理。通过化成片、建好网、分到楼、落到人,将228名党群志愿者编入社区微格。根据特长、兴趣、服务意愿等对志愿者进行分类,组建“和事佬”“超人”“和馨”3支志愿服务队,分别提供矛盾调解、应急处置、帮困助老等服务。此外,聘请社区发展规划师,带“智”入“格”,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社区治理增添新动能。
欣欣向荣共融“和”街区共治有“活力”
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红色引擎”,积极探索“党建引领、资源共享、双向服务、双赢共进”的工作机制,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一方面,成立由社区干部、街区商户、网格员、物业、骨干志愿者等组成的“商居联盟小组”,鼓励街区商户融入社区。建立常态化街区共治工作制度,通过环境卫生联管、社区治安联防、惠民服务联建、文化活动联办等方式,实现资源互通、共享。
另一方面,依托党群服务站、“卫”你驿站、金山区老年大学康城校区等阵地资源,为商户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法律咨询等各类党群服务;借助“智慧街区”小程序,由商户提供食堂打折券、小食饮料券、理发券等,供社区居民线上兑换服务积分。通过双向良性互动,拉近居民与商户的距离,逐步激活互带互动、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商居联盟模式,打造多元共治的“人气幸福街区”。
莘莘学子助融“和”美好社区有“朝气”
坚持“青年与社区共成长”的工作理念,以丰富青年社区生活为出发点,依托“学·府联盟”校社共建资源,为青年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针对社区内的大学生群体,成立“和你一起议”青年议事会,邀请大学生担任“社区小助理”为社区建设提供“青春方案”,并在社区能人的指导优化下,把“愿景”变为“实景”。同时,由街长带领“小助理”开展常态化巡街工作,切实增强社区青年的情感链接,提升青年参与社区治理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针对社区内的青少年儿童,开设“和乐课堂”,推出手工制作、作业辅导、科普学习等公益课程,丰富社区青少年儿童的假期生活,并结合暑期团队员报道、大学生暑期实践等,招募身怀一技之长的大学生担任社区“小老师”,鼓励社区青年以实际行动贡献青春力量,为社区发展注入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