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2023春季北京国际长走大会暨第二十七届房山旅游文化节在房山区长沟镇隆重开幕。来自社会各界的10000余名长走爱好者,从“京南水乡”长沟镇出发,开启了一场“美+乐”的长走之旅。
上午8时30分,活动启动仪式在全场万人热舞健身操中拉开帷幕,北京市徒步运动协会会长史绍洁,房山区委副书记、区长阳波,房山区政协主席魏广勋,北京冬奥组委志愿者部原副部长、市贸促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张秀峰,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马文等有关主办方领导和相关行业领域及群众代表一同鸣锣启动。
初夏的长沟,绿草依依、清水涟涟,来自机关、企业、高校、社区等各行业的一万余名长走爱好者穿行于素有“城市之外,水岸花田”之称的美丽长沟,他们身着“红、橙、蓝、绿、紫、青”六色服装,陆续出发,有三五成群结伴的朋友,也有一家老小的“亲子组合”,纷纷体验着长走的乐趣。
长走大会迭加旅游文化节
文旅产业再掀新热潮
本届长走大会,位于起点处的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策划了“夜鉴博物馆 踏春消费季”“听石头讲故事”和“国际风筝展”三大活动,景区景点、民宿推介、非遗体验、特色商户有机融入此次长走沿线中,终点广场还开展了三大组团文旅推介和钻木取火、模型浇注、拓印活动体验,全方位、立体式促进房山区文旅商融合发展。
据悉,大会现场同步启动了第二十七届房山旅游文化节,发布了26项主要文化支撑活动,时间跨度从4月到12月,届时将为市民献上一场场精彩的文化饕餮盛宴,而旅游文化节的开幕也意味着房山旅游旺季正式到来,掀开了持续全年的文旅活动序幕。
挖掘地区特色资源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名片
房山是首都“历史文化富矿”和首都西南生态屏障,有着“人之源”“城之源”等美誉。举世闻名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人类文明发祥地,3000多年的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实证了北京城的起源,千年古刹云居寺,以14278块石刻大藏经赢得“北京敦煌、石经长城”的美誉,“颂党第一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这里传遍祖国山河。70万年的人类史、1万年的文化史、3000年的文明史、百余年的革命史,绘成一幅“不断代”的历史画卷,铺展在了房山2019平方公里的土地之上。生态底蕴与人文精神之美的交相辉映,成就了房山独特的美景。
借势长走大会和旅游文化节,将有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走进房山、了解房山。而房山区也将发挥活动后续效应,以26项支撑活动为载体,充分挖掘地区特色资源,唱红文旅大戏、经济大戏,探索出旅游文化节市场化运作新模式,打造宜游宜憩宜乐的文旅新名片。
从“新”出发
房山文旅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后疫情时代,文旅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2023年,房山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积极开创文旅融合新业态,推出了一系列文旅新产品。
房山区联合美团、京东、携程精心打造的三大文旅品牌馆,交易额突破1亿元,实现了品牌影响力和消费转化力的双提升;推出的第54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突出科普体验与文旅融合,打开了品阅大美房山的小小视角;连续举办14年的房山区全民阅读活动,力求用阅读力量激发全区上下建设“六大房山”的满腔热忱;而《游大美房山 听房山故事——大美房山推介人》专题节目,更是以全新视角讲述不一样的房山文旅故事;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房山又推出乐游山水之旅、博物馆研学之旅、京郊度假之旅、休闲购物之旅等4大类、40余项文旅活动,为京郊“小长假”的出游菜单提供了更多、更精彩的“房山选项”。据统计,整个“五一”假期,房山共接待游客74.68万人,实现综合收入1.77亿元,与2019年相比分别增长40.35%和75.9%,旅游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的景象,喜人的数字传递出房山文旅产业发展蒸蒸日上的蓬勃生机。
据了解,本次活动全程网络直播,在5个多小时的直播时间里(截止到14:00),光明网和首都之窗的全平台累计浏览人数831.12万人次,最高同时在线观看人数15.1万余人次,点赞79.2万余次。#春季北京国际长走在房山#微博话题阅读量6116.5万次。
当前,房山正处于转型升级、厚积薄发的关键阶段,文旅融合发展也正向快速车道不断迈进,接下来,房山也将继续锚定“六大房山”建设目标,持续做好做精北京源文化品牌,全力建设成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