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蒙城县坚持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贯穿于乡风文明建设活动全过程、融入乡村振兴各个方面,精准把握百姓需求、不断强化思想引领、广泛凝聚价值共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风新气象。
蒙城县以先进典型引领思想道德建设,用模范感人故事激励广大群众坚守爱国情怀,厚植道德土壤,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环境。
选树身边典型。坚持“月评好人、年评模范”制度,连续十二年召开感动蒙城道德模范表彰大会;年评300户五星级文明户,100户文明家庭,200位新时代好少年,让道德风尚春风化雨,渐入人心。目前,蒙城县共有“中国好人”57名,县级以上好人732名,“君子之乡、好人蒙城”特色品牌持续巩固。
开展礼遇帮扶。不断建立完善“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帮扶机制,出台《蒙城县礼遇和帮扶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实施意见》,入选的各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分别在政治礼遇、经济激励、政策扶持、帮困济贫等方面进行褒奖。
强化宣传学习。建成开放蒙城好人馆,成立蒙城好人协会,编辑出版《蒙城中国好人故事》,建设好人大道、好人长廊、好人榜、好人墙上百处,连续7年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三巡”活动,努力营造关爱、礼遇、帮扶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舆论氛围。
蒙城县以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队伍管理为抓手,引导各类专业人员成为服务骨干,不断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培育时代新风。
组建培育队伍。全力支持社会化志愿服务组织建设,积极引导各类专业人士参与志愿服务,目前全县共实名注册志愿者19.98万人,注册志愿团体858个。同时以技术能人、“五老五青”等为主体建立“六传”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550余支,汇聚8200多名优秀人才。
开展实践活动。结合科学理论、党的政策、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等工作,充分利用3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每年开展“举旗帜·送理论”“公益活动免费预约订单服务”“文明餐桌”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8千场次。
强化服务品牌。根据社会需求和公众参与愿望,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培育“保护万佛塔”“蒙城县心理健康辅导”“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项目,使志愿服务的形式和内容更具时代性、更有生命力。
蒙城县在移风易俗上下苦功,通过集中精力、重点投入、大力整治,破除陈规陋习,引导群众尊重科学,崇尚科学,形成文明健康新风尚。
制定规章制度。下发《蒙城县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文明实践活动方案》《蒙城县文明节俭办理红白事指导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激发群众内在文明素养,引导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对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有效治理。
健全“一约四会”。指导294个行政村健全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各乡镇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组织乡贤和文化名人,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形成接地气又富有新时代气息的村规民约。
开展专项督查。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县对乡镇领导班子考核,每年开展2次移风易俗专项督查,召开全县移风易俗工作现场观摩推进会,对全县红白喜事、厚养薄葬重点关注,狠刹不正之风。
蒙城县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新媒体等载体,加大乡风文明宣传频率,增强文明风尚宣传的感染力。
文明礼仪宣教。编制印发《蒙城县市民文明手册》《蒙城县市民“十要十不要”宣传彩页》等30万份,全部发放到市民手中;定期在蒙城文明网、蒙城发布等媒体刊发文明礼仪知识,拓展宣教覆盖范围。
正面典型引导。持续在《蒙城新闻》等新闻栏目办好《身边的感动》《我与文明同行》等子栏目,深入报道乡风文明好的典型和经验,目前已报道113多篇。同时,还重点报道一批勤俭持家、新事新办等移风易俗的先进典型。
反面事例曝光。开办《红灯记》专栏,播出20期,围绕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曝光。开办《你脸红了吗》专栏,针对城乡不文明现象和行为等反面典型进行曝光,持续关注县法院开展的对“老赖”的执行行动,通过网络直播对失信人进行曝光。以正面典型为标杆,以反面典型为镜鉴,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