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第五届公共管理创新案例评审中,初选入围的161个项目里,涉及“最多跑一次”的有42项,占1/4以上。这说明“最多跑一次”确实抓住了政府转型的牛鼻子和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对其他领域的改革发挥了强大的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是我省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的核心举措和战略抓手。
“最多跑一次”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
政府是国家治理的中坚力量。“最多跑一次”改革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综合体现效能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要求,涉及政府权力运行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是一场从理念、制度、技术手段、机构设置到方法作风的全方位深层次变革,是一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的改革。它主动将政府转型与人民的迫切需求紧密结合,倒逼政府减权放权治权,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品质,切实减少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制度性成本,激发市场主体的创业激情与创新活力。
“最多跑一次”首先要求科学界定政府权力边界,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让许多事不需要找政府;其次是对于政府该管的事,要合理调整政府系统内部纵向横向的权力结构,优化运行程序,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第三是从企业和群众的视角定义“一件事”,重新梳理、归并、整合政府权力事项,集中“一扇门”,“一窗”无差别受理,从以政府部门为中心转变为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打造整体政府;第四是倡导“网上办”“掌上办”,打破条块分割造成的“信息孤岛”,促进外网内网有机结合,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使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无纸化得到普遍推广,让数据共享代替服务管理对象跑路和部门之间跑路,并使大数据辅助决策和监督有条件实现。
要实现这四个深一层次的目标,需要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进行立改废释,同时推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标准化,还要促进相关社会组织的改革、发展和健全。由省委统一领导的这场改革不仅牵动各级政府各部门,而且人大政协和中介机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都已积极参与,政府系统的内部关系和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政府通过自身的效能革命增强了推动其他领域改革的能力,数据壁垒的打破和网上办事、移动办事的推广又促进了互联网、移动终端和智能化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应用,拉动了各种以互联网为中介的消费,推动了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蝴蝶效应”正在不断扩大。
“最多跑一次”对其他领域改革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首先,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站在群众的视角思考改革,用群众的语言设定改革目标,从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最紧密的领域和事项做起,在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事情上突破,围绕方便服务对象再造工作流程,将改革成效交由群众评判,把人民的满意度作为评价和验收的标准,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改革的推动者、监督者和受益者,使改革能够保持正确的方向,获得强大而且持久的动力。
其次,它以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为指导,弘扬红船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勇于自我革命、自加压力,勇于担当、克难攻坚,敢为人先、大胆探索,敢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动部门权力的奶酪,以领导机关和管理部门的实际行动,为全社会作出了坚定不移地把改革进行到底的榜样,把党中央的改革部署、改革要求落到实处。
第三,它发扬“钉钉子”精神,抓住目标锲而不舍,不断把改革推向深入。这些年来,我省从政府效能革命、多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到“四张清单一张网”,再到“最多跑一次”,坚持不懈地推动政府自身的改革,从规范政府行为到明确部门分工,优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不断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建立制度,制定标准,一步步巩固改革成果。如对于“信息孤岛”这个涉及条块关系的全国性的老大难问题,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把相关部门的技术骨干集中起来协同攻关,不解决问题不能离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第四,它把改革作为系统工程来抓。坚持总体设计、规则引领、试验探索、系统推进、互联互通、标准规范,鼓励基层和各地大胆探索创新,及时指导、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地方经验,变“盆景”变“风景”,形成上下呼应、左右联动、全面开花的整体格局。
第五,它向人民群众立下“军令状”,明确规定了改革的进度和覆盖面,不给自己留退路。因而才有了短短一年就做到全省“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到87.9%,省、市、县三级可网上办理事项的比例分别达79.9%、61.5%、55.9%,办事群众满意率达到94.7%的靓丽成绩单。今年又进一步做到年底前所有民生事项和企业事项实现“一次办结”,全面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全流程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
不断完善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进一步完善“窗口前”和窗口的改革。对于不影响他人利益和社会秩序的事项,按照“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不用跑”,不纳入改革后的机构职能和“三定”方案,放手让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自行决定。需要政府办理的事项要总结受理经验,进一步明晰受理条件,完善告知渠道,让群众一看就明白、一来就会办,避免“白跑”。有效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将按部门分设的服务窗口按“高频事项专门窗口+综合服务窗口”的格局重新整合,推进各条线业务系统与“一窗受理”平台全面对接。构建包括城乡社区、银行营业点和公共场所自助设施在内的便民服务平台网络,做到城乡全覆盖,打通“最后一公里”。
大力拓展“掌上办”的改革。加大电子政务、“云上政府”的建设力度,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标准化,构建网上网下融合、外网内网关联的政务服务体系,特别是争取“条条”的支持,进一步落实跨系统数据对接,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数据标准化和共享开放,推动政务信息系统全面整合,全面提升在线审批、“一网通办”水平,探索智能化管理,充分做到能够网上申请、受理、办结、回复的一次不用跑,打造移动办事最方便省份。
深入系统推进“窗口后”的改革。“窗口后”的改革是一个发现和解决问题磨合过程,它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层级的审批事项,需要在磨合过程中进一步解决暴露出来的问题,如权限和职责不够明确、内部程序繁琐复杂、审批互为前置条件、对相关政策理解不同、审批行为尚未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等。“替跑”人员不仅要勤于跑腿,更要善于动脑,在跑动中发现改革的“痛点”。打通“堵点”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坚忍不拔的努力和相关部门的主动积极配合。磨合的实质是优化权力和责任的横向纵向配置,优化程序提高效率。同时还要相应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解决机构重叠、职能重复、工作重合、多头批重复批的问题。对于经梳理已确认职能相近、联系紧密的机构和内设部门,要进一步研究能否合并或合署办公。整合归并的事项要制定出具体方案和权力运行流程,细致地做好事项移交的准备工作,保证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做到无缝对接。同时调整编制人员的配备,做到人随事转。确定行政服务中心的法定地位及其与各“后台”部门的法定关系,以及工作人员的编制归属,通过合理的薪酬待遇和激励机制稳定队伍,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拓展“政府外”的改革。通过梳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已经发现不少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改革要求。“最多跑一次”改革使这个问题进一步凸显。要针对问题所在,提出对相关法规条文立改废释的建议,按照立法权限由相应国家机关依法改革。这方面的工作量很大,需要“批量处理”。改革还要向涉政中介机构、各类公共服务机构延伸,进一步推进“政事分开”,整治“红顶中介”,实现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平等竞争,促使公共事业部门按照“最多跑一次”的理念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并且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作为评价公共事业部门的工作、实施奖惩的最主要依据。编制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职能及责任清单,并对它们所承担的公共服务事项也提出“最多跑一次”的要求,进而实现规范化制度化,促使它们眼睛向下、面向基层,将力量配备、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更好适应基层和群众需要。
“最多跑一次”是一场广泛深刻生动有效的不忘初心,履行宗旨的教育。它时刻提醒我们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抓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多推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改革项目,真正做到改在民生的关键处,改到人民的心坎上。它所强化的服务意识、法治意识、全局意识、协调意识、效率意识,对于全面落实党中央的改革部署,完成中央赋予我省的各项改革试点任务,当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为全国面上改革提供浙江素材、作出浙江贡献,向世界展示中国道路、中国方案的魅力,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