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是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的社会形态。
近年来,高新区(滨江)聚焦“优质公共服务共享”课题,不断进行校园校舍“新改扩建”、多层次医联体探索、“多代同楼”养老服务创新、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等涉及人的全生命周期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实现了公共服务的均衡化布局。
如今,在高新区(滨江),就医、上学、康养的“15分钟公共服务圈”正加速形成,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民生“红利”,不断提高了新老滨江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多层次医联体 让你24小时“云看病”
不用出家门,就能跟社区签约医生“面对面”问诊;哪怕是半夜,也能随时通过小区云药房开药取药;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找到三甲医院的医生看诊……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就医,已经成为高新区(滨江)解答“共同富裕”这张考卷的“必答题”。
“以前,我家老大哪怕是头疼脑热也得跑去省儿保,自打听说省儿保的医生在街道坐诊,我家老二就再也没去大医院看过病!”
家住浦沿街道宝龙城附近的“二孩妈妈”虞女士,是浦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熟面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环境不比大医院差,带孩子少排队不说,还有省儿保的主治医师全日制坐诊,真的放心多了!”
目前,滨江浦沿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已经与浙大儿院、浙医二院、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杭州市西溪医院、杭州市肿瘤医院等建立医联体,引进了房颤、内分泌科、心内科、妇产科、肝病等专家定期坐诊。同时,该中心还启动了全专门诊“1+1+X”配对模式,将专家的医疗诊治和中心全科医师的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相结合,做到关口前移。
据悉,高新区(滨江)自2018年起就实现了辖区三个街道区域儿科医联体全覆盖,浙大儿院选派高年资的儿科主治医生长期坐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了具有滨江特色的整合型儿科医疗服务体系。
此外,该区还通过与浙大二院的高水平医联体合作,畅通双向转诊通道,三年来,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精准转诊到浙大二院的病患为3.5万人次,占精准转诊上级医院总数的60%以上。
一边是省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一边是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变有为优”,贴近百姓需求。为了照顾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和下班无法看诊开药的上班族,高新区(滨江)正不断优化就医场景,进行“云诊疗”“云药房”等尝试,让居民体验到24小时“家门口”就医的便利。
在冠山未来社区,高新区(滨江)开设24小时智慧健康站,居民可与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值班医生远程问诊,尤其是晚上,值班医生开好处方药后,居民还可以通过24小时“云药房”取药。
“就医体验好了,患者舒心了,医患关系也越来越和谐。”这是基层医护人员最直接的感受,据悉,2021年该区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诊疗人次数达135.58万,门诊总处方数171.39万张。
嵌入式幼儿园 让“带娃上班”成现实
对于上班族来说,孩子接送问题一直是件烦心事。
孩子放学时间太早,父母不接,孩子回不了家;去接吧,单位还没下班。孩子如何入学,对员工来说是大事,对企业能否留住外地引进人才也有很大影响。
能不能把幼儿园就办在产业园里?
早上9点钟不到,海康威视企业园区内别样“热闹”:小朋友背着书包,爸爸妈妈挂着工作牌,大手牵着小手一起“上班”。这正是高新区(滨江)的一次大胆尝试——2020年,位于杭州海康威视二期园区一楼的海康威视幼儿园开园,让孩子“陪爸妈上班”、父母“陪孩子上学”成为现实。
在海康威视工作已7年的年轻妈妈小王,是山东人,儿子今年4周岁了。新学期不用和孩子分隔两地,让她打心里开心:“普通的幼儿园下午4点多就得接孩子,但在这儿,五点半接娃,还可以带娃去员工食堂吃个饭再回家。”孩子“看护难”的后顾之忧解决了,她才觉得在杭州真“扎了根”,上班也更踏实了。
这项举措完美地将家长从负担中解放出来,为满足企业留住人才需求、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缓解学前教育资源紧缺现状创造了条件。
要知道,产业园中建设嵌入式幼儿园,从设想变成现实不足一年时间——由海康威视提供场地和设施,滨江区教育局负责师资配备和管理。
近年来,高新区(滨江)不断提升城市能级,提高城市温度,不少创新改革正付诸实现,为帮助企业留住人才,解决人才子女就学问题,蹚出了一条实现“幼有所育”的新路子。据该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海康威视幼儿园以外,在滨江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里,也开出了钱江湾学前教育集团海创基地分园。今年,高新区(滨江)还将新增嵌入式幼儿园2所,此外还有不少企业在新园区建设过程中,也将嵌入式幼儿园规划在其中。
多代同楼 托起幸福“夕阳红”
因为疫情关系,在刚刚解封的阳光家园养老院里,86岁的顾奶奶期待着90后小祝的到来。要知道,在过去三年时间里,两人不仅成了邻居,还成了志趣相投的好朋友,平日里经常一起观看乒乓球比赛,聊一聊老人难忘的回忆,听一听年轻人工作的趣事,让老人的生活又重燃了热情与希望。
高新区(滨江)不仅是一座年轻的城,更是一座温暖的城。该区创新养老服务改革——“多代同楼”模式,为全国养老服务的多元化提供了全新的样本。
2019年11月,高新区(滨江)民政局在阳光家园养老院启动了“多代同楼”项目试点,为院内老人招募年轻陪伴者。“多代同楼”是指跨代人群一起居住生活,互帮互助。它有利于打破养老院及社区内老年人的“精神孤岛”,丰富老人的精神世界,拓宽老人单一的生活圈。
陪伴是最长情告白。在这里,养老院不再是老人们一座远离社会的“孤岛”,而是一个有温度、被需要的美好生活共同体。而“多代同楼”养老机制的创新,也实现老年人与社会、家人的融合,高新产业与养老服务的融合,新滨江人与城市的融合。
为了让居住在社区里的老人也能享受到“多代同楼”带来的精神慰藉,2021年,高新区(滨江)加大探索力度,以春波、迎春、滨文、钱塘四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枢纽,推出了社区版“多代同楼”试点项目。
在没有接触到社区“多代同楼”以前,家住江一社区的孙奶奶是旁人眼里的“老漂族”,虽然跟着在滨江工作的女儿女婿一起生活,但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家,孙奶奶还是感觉到无所适从。如今,白天,她和自己的陪伴者黄清悱聊聊天,有时间就一起做手工,晚上回家和女儿一起吃饭,生活变得充实而有趣。
在“多代同楼”拓展到社区后,四个试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均按照“多代同楼”的养老服务改革要求进行了改造。如今,四个试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都各有一支青年陪伴队,平均每位青年志愿者服务三到五位老人。
接下来,高新区(滨江)将在机构内、社区中、家庭里营造老、青、幼“代际融合”生活场景,持续推出激励举措吸引更多年轻人为居家特需老人提供陪伴服务,丰富“多 代同楼”项目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