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锐的听觉,笃定的目光,犀利的表达……根据一个人的衣服颜色,就能揣测性格、贴标签;根据几个视频片段,就能准确揪出对方最在乎的问题,近日大火的《女心理师》一剧让心理咨询师这个群体走入大家视野,也让大家对这份职业多了几分想象。而在万里,也有这样一群心理师们,他们以志愿者的身份出现,疗愈着不少“情绪感冒”的人们。
去年5月,一场特殊儿童关爱推进会在普陀万里街道召开,会议针对辖区学校个别特殊家庭的孩子存在着不同程度逃学、厌学甚至伤害自己的情况,确立了执行有效的关爱方案和工作执行细则。也正是这场推进会,让一支心理咨询志愿者队伍开始萌芽。
在区委政法委、区教育局、区卫健委和区妇联的共同关心和指导下,家校社多方力量集结滋养土壤,队伍从萌芽开始破土,一支名为“成长·守护”万里街道心理健康公益互助联盟成立,除了专业的心理老师,成员还涵盖了社区党群、青保、司法、民政等多方。
学生不进校、低龄段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扰乱课堂秩序……这些看似不足以构成心理问题的现象是这群心理咨询志愿者们起初面对的日常课题。作为这支队伍的牵头成员之一,金老师表示:“我们的工作更多的并不在于治疗病态,而是关注于日常的行为问题,让患者不要等到高烧40度以上再来看病。”
因此,对于心理知识的普及、提升人们对于心理问题的客观认知,通过宣教促进行动,普及心理健康核心知识,是联盟成立以来的常规性工作。一方面从线上多方位铺开,通过建立关爱工作微信群,及时互通信息、优化关爱工作,针对学校、社区和家庭不同群体开展各类线上讲座、沙龙、直播、答疑近百场(次),覆盖约18000人次,提供公益普惠的家庭教育和婚姻指导;另一方面结合实际情况打通线下渠道,如承办“第一届全球公益心理服务大会”分会场活动、开展“心声”青少年辩论SHOW、为企业留沪过年的年轻白领开设“留沪过年的你如何与期盼回归的家人沟通”等等。
联盟针对小学阶段低学龄阶段设计了“小蜗牛阅读馆”即绘本阅读活动,针对高学龄阶段设计了“心声”青少年辩论SHOW即心理话题辩论赛,同时为家长开展了一些心理教育课堂如“樊登讲书会”。讲书会上会分享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心理知识,同时设置一些情景演绎的互动环节,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老师会让我们以孩子的身份去演绎孩子的一些表现,让我们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行为动机和感受,这个过程真是让我受益匪浅。”董女士表示。
在做好“面”上的推广普及工作后,针对街道涌现出的个别特殊案例,志愿者们制定了“一孩子一方案”的工作方法,由心理咨询师、社区志愿者、公益律师等力量配合居委会、学校做好疏导和化解,通过建立联盟学校心理健康老师互通机制,共同关注特殊家庭、困境儿童成长,做好患有精神障碍学生的心理援助。“其实目前很多孩子身上出现的心理问题,其背后都和家庭息息相关,如父母离异、家庭纠纷、精神障碍、隔代养育等,因此我们联盟正在社区搭建‘解忧驿站’,重点聚焦家庭教育问题的心理指导,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心理服务’,在‘一孩子一方案’的基础上升级为‘一家庭一方案’的工作机制。”联盟成员的万里街道妇联干部告诉记者。
相较于其他志愿者,心理咨询志愿者有一定的特殊性。面对敏感、脆弱的志愿服务对象,一支专业、高效的守护者队伍的培育尤为重要。为此,团队也开展了一系列能力提升行动,通过规范制度、互助学习来共同增能。团队现有注册守护者21位,涵盖心理咨询、法律、教育学专业等多个背景领域。
此外,每个季度联盟都会针对心理咨询志愿者们进行一次专业督导去剖析和反思案例,邀请更专业的心理师对于志愿者们已执行的心理工作进行一个评估,对接下来的工作给予调整建议,以此有效推动心理疏导的有效进行。专业督导在提高心理咨询志愿者们专业性、提升心理咨询效果的同时,也通过对疏导工作的肯定给予他们一定的信心。
金老师告诉记者:“其实在工作过程肯定会有挫败感,比如有很多患者接受心理咨询治疗,进行到一半后面不来。但只要有一个能够来,你就想至少这个人是获益的,这个人获益以后对他未来会有影响,他知道心理咨询也就那么回事,没那么可怕,将来再遇到问题,他会再用这种方式来去面对和解决自己的问题。”
这群志愿者们就是哲理故事中“拾海星的人”,以看似微不足道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许许多多“万里人”。“成为志愿者一年多来,最大的成就感就在于能慢慢发现越来越多人群更加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大家不仅通过活动聚集到一起交流,还带动身边的人辐射到更多的人群,我们这个圈子也越来越大。”一位心理志愿者说道。
在多元化、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不仅仅囿于家庭和孩子教育方面,职业困扰、家庭矛盾、婚恋压力……多重角色的扮演为当代人带来着方方面面的影响,如何去正确对待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焦虑情绪乃至心理问题,联盟的志愿者们提供了一些建议:
其一,提升对心理咨询这件事的接纳度,主动去了解和学习一些相关的心理知识。把心理问题或一时间的情绪困扰,当成“情绪感冒”来看待,不要太过于在意这个事这个事件的本身。
其二,积极寻找“共鸣”团体,增加交流。寻找并加入自己兴趣领域的“圈子”,在拥有高度重合的观念基础上,能大大提高沟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力舒缓负面情绪。
其三,有必要时主动寻求专业的帮助。“情绪感冒”有时也会走向严重阶段,不能瞎吃药,如果对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和影响,需要积极寻求专业化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