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我市奋力打造长三角核心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持续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从76.8万元提高到131.9万元,年均增速高于全省3.7个百分点。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64.8%,高于预期目标、全省平均14.8、5.2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超越纺织业,成为全市规上增加值第一大行业。在地级市中,唯一两次被国务院办公厅表彰为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在全省高质量发展评价中,高质量发展指数由第4上升到第3。
一是壮大总量规模,做稳“定盘星”。坚持推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工业增加值由1748.9亿元提高到2560.4亿元,列全省第3,占全省的比重由9.8%提高到11.3%,占GDP的比重五年平均为47.7%,高于全省10.4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总产值四年连跨三个千亿级台阶踏入万亿级,并在2020年纷繁复杂的严峻局面下站稳万亿级,连续四年列全省第3。规上工业企业数、工业用电量分别从2018年、2020年起列全省第2。2020年,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880亿元、利润总额626亿元,均列全省第3。
二是提升空间布局,做优“增长极”。加大退散进集、退低进高力度。完成“低散乱”企业(作坊)整治61584家,腾出低效用地11.46万亩。退出23个市镇工业园区,整合形成21个重大产业平台,高标准推进12个高能级产业生态园建设。大力推动小微企业园建设提升,建成并通过省级审核认定103个,建筑面积1019.1万平方米,入驻企业3214家。全省“腾笼换鸟”考核实现“七连优”。
三是推进智能制造,做实“压舱石”。完成工业投资3700.3亿元,其中,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5263个,投资总额1460亿元,在役机器人1.65万台,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用工人数下降27.1%,相当于补充普通劳动用工32.6万人,有效缓解用工结构性矛盾。取得全省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考核“六连冠”。
四是优化要素配置,做强“助推器”。打造3.0版工业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体系,依法依规为A、B类企业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25.6亿元,通过电力直接交易降低用电成本12.3亿元,新增供应土地1.96万亩;依法依规向D类企业征收差别化用电费5.56亿元、用水费0.52亿元、排污费2.04亿元。推动亩均效益提升正向循环,挂牌出让工业“标准地”35714亩,亩均税收平均标准达50.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