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市农技推广中心对三界镇沈塘村种粮大户沈长焕种植的旱稻进行验收,亩产达到414公斤。
“想不到旱稻也有这么高的产量。”沈长焕介绍说,他种植的30亩旱稻田块,是去年才新开垦的耕地,今年第一年种植稻谷,政府还有额外的补贴,非常划算。
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土地整理项目,开垦了大量新耕地。据了解,这些新垦耕地其中“旱改水”项目占比20%左右,有关部门以资金贴补的形式鼓励种植粮食作物。为尽快将这些新垦耕地发挥作用,农技部门开始了“水稻旱种”种植试验。
2018年,农技人员选择了旱优73等几个抗旱水稻品种进行试点,摸索出了一套地膜覆盖水稻旱种技术。作为试点之一的黄泽镇家园村110亩旱地获得丰收,亩产超过400公斤以上。同时,米样的送检结果也令人惊喜,所检测的农药残留和有害微量元素等9项指标均远低于技术标准。
昔日无人问津的乱石岗种出了“生态米”,卖出了高价米,家园村也因此被列为浙江省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市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周政法介绍说,“水稻旱种”生育期靠自然降水来满足生长,具备绿色天然的优势。地膜覆盖抑制了杂草生长,在水稻管理上做到了省工省本,防病治虫也更为省力,体现了现代农业高效生态的特点。据了解,两年来,除了地膜覆盖技术外,当地农技人员因地制宜,采用了旱种旱管、滴管灌溉等先进栽培技术,效果都比较理想。
据悉,试种成功后,我市新垦耕地“水稻旱种”种植范围也越来越广。今年我市在新垦耕地种植的旱优73抗旱水稻品种面积超过1000多亩。三界、下王、仙岩、金庭等乡镇“旱改水”项目一完成,就有村集体和农户争相承包种植。三界镇农办主任王未英说,该镇全年种植了将近300亩旱稻,在水稻孕穗期间经历了多年未遇的高温干旱天气的考验,亩产稳定在400公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