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南通 > 文字新闻
产业协同,跨江融合硬核出击
发布时间:2020-05-25  来源:南通市人民政府  发布开发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机遇在南通交汇叠加,南通正迎来改革开放以来又一次重大发展机遇。

  按照《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的规划要求,南通将与苏州、无锡、常州携手并进,共同推进跨江融合发展。登高望远、共谋合作,5月23日在南通召开的跨江融合发展大会,广泛动员企业家、商会协会作为重要参与者,秉承张謇精神,变革图强,叩响跨江融合、协同发展的时代最强音。

  一衣带水 激荡全新乐章

  伦敦的泰晤士河、巴黎的塞纳河、德国的莱茵河、韩国首尔的汉江、上海的黄浦江……国内外诸多沿河沿江城市的发展经验表明,构筑江南江北一体,实现跨江融合发展,有助于城市群的集约化转型。

  由历史观照现实,苏锡常通四地一衣带水,同处于长三角核心区,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为四地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推动苏锡常通共同打造环沪枢纽集群”。

  滚滚长江,从东西看是黄金水道,从南北看则是天堑。长期以来,江苏发展也因长江天堑的存在,出现了南北发展不均的局面。而今,随着高铁、过江通道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推进,江苏长江以北地区正在加速和上海以及苏南跨江融合。尤其是在长三角一体化、城市群“抱团”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苏锡常通四地“商会牵手”“百企结对”,手拉手、一起走,跨江融合迎来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在四地经济界大咖、企业界大佬眼中,苏锡常通跨江融合产业协作联盟南通宣言的发布和联盟正式揭牌,是苏锡常通产业链创新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里程碑式事件。

  “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皆已具备。”江苏省苏商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俞文勤盛赞南通主政团队近期一系列“跨过长江去”的大动作,前瞻思维、谋定而动,南通正在跨越思想上的“长江天堑”,工作理念上对标苏南,精神状态上比肩苏南。此次由南通主导,致力于推动四地跨江融合,加强交流合作,无异于用火热实践、创新探索,为“跨江融合”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为加快省内全域一体化作出南通贡献。

  产业共融 强链补链共舞

  苏锡常通四个城市经济总量占全省近50%,不仅是江苏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之一,也是江苏对接上海的桥头堡。基于这一基础数据的精准判断,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李强一针见血地指出:跨江融合,产业的对接融合是重点,苏锡常通地区应把各自优势变成协同优势。

  苏锡常通是江苏培育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重要基地,集成电路、高端纺织、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等集群在长江两岸四市,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发展生态。苏锡常通地区互补性强,关联度高,苏南地区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机制上领先全省。南通土地资源丰富,作为全省唯一的滨江临海城市,南通拥有宝贵的战略后备资源,可以为企业发展、项目落户提供巨大空间。南通沿海地区产业承载、配套能力强,苏锡常通在跨江融合产业协同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广阔的空间。由此可见,推进双方优势互补、协同互补、错位发展,大有可为。

  四地工商联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有一个观点高度一致:两岸四地在产业上是有共性的,产业链分工协作、融合发展潜力巨大。下一步的发力点,是让资源优势互补的企业更精准匹配、联姻,加强在技术、人才、项目、市场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强化产业结构整合优化,促进优势产业协同发展,做好延链、强链、补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现代产业集群,以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助推苏锡常通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堪称苏锡常通最鲜明的底色。2016年,南通市委、市政府提出:重点发展高端纺织、船舶海工、电子信息三大重点支柱产业,着力培育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三大重点新兴产业,加快构建“3+3+N”先进制造业体系。对标苏州的生物制药、常州的智能装备,无锡的物联网,南通与之呼应串起一个朋友圈,相关的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互补“拧成一股绳”。目前,四地工商联已着手梳理对接区域内产业配套项目,把主动挖潜和积极引进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培育和联合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

  企业携手 抱团“突破自我”

  与会的200余位苏锡常通企业家中,不乏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董事长,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掌舵者,苏锡常通重点民营企业负责人代表,所在行业涉及纺织服装、装备制造、新材料、集成电路、建筑、船舶海工等。与会企业家规格之高,显露出企业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加快融合发展的决心。以企业家敏锐的嗅觉,他们早已洞悉:跨江融合的新机遇,为两岸企业结对共建提供了广阔舞台。

  如今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表现为城市群之间的竞争、都市圈之间的竞争。“据测算,通过南通便利的江海联动水上运输,铁矿石运输成本每吨可降低200元。”常州市工商联主席陆强以常州的中天精品钢项目落户南通沿海为例,充分说明,“无论企业还是行业,面对竞争,关键在于打好配合、搭强组合,以区域合作的确定性对冲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

  常州新誉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戈亚琴坚信:只有跨江一体化,才能抱团“突破自我”,从而在更大范围内集聚资源、开拓市场、布局网络,在更高层面参与价值链分工。新誉集团积极参与南通、苏州、无锡等地铁项目建设,就列车牵引系统、信号系统、空调系统参与投标合作,争取把技术最先进、操控最智能、成本最合理的产品应用到江苏更多城市的城轨产业链。“此行另一大收获,是摸清信息瞄准了未来的南通新机场建设,我们的目标就是把‘蛋糕’不断做大、再做大。”

  “心”通,才能“意”合。通富微电董事长石明达是南通较早“走出去”“跨江融合”的企业掌门人。他的深切体会在于,跨江融合发展首先要做到长江两岸文化上心理上的融合,苏锡常通地区企业家从心理上增强认同感,解决长江两岸空间割裂而带来的认知差异。在思想上要“自觉融入”,在行动上要“深度融合”,在产业上要“持续融通”。以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融会贯通产业链,把产业融合发展作为两岸四地融合的桥梁与纽带。“苏南的企业在南通可以发挥优势,谋求新的更大发展,南通的企业可以借助苏南企业的资本、技术,促进自我提升,双方一定会实现‘1+1>2’的效应。”

  开放思维、开拓进取、融合协作、优势互补、做强区域产业……是苏锡常通跨江融合产业协作联盟的创新所在。企业家们不空谈、不等待,20家苏锡常通地区商会(协会)、75对苏锡常通企业签署结对文本。他们期待联盟穿针引线、乐做红娘,以更多实际落地的协作项目,提供实实在在的产业项目合作机遇,把联盟建设成为苏锡常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上一条:葛锐走访调研企业复工复产情况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