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下午,伴随着热烈掌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北京友谊宾馆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科技界、科协界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会。
“我有一个观点、两件事和三个建议,让科学发现和制度优势形成合力。”赵宇亮委员结合疫苗、纳米口罩研发过程,阐明应该发挥制度优势,设立专门机构,聚焦解决“转移转化”具体问题。赵宇亮还特别提到要进行大融合,使科技和企业能够有效结合,用建立有特色的研究院来推动成果落地和批产,关键的基础研究方面也要稳定支持,实现瓶颈突破和持续高质量发展。
周剑平委员发言主题是科技成果转化不顺畅的问题。他建议相信科研人员,让他们把潜能完全释放,不能以“成功了就是英雄”这一个标准来评判,容错机制要建立起来。科研人员对自己成果的主体地位要落实,改变成果以所在机构为中心的现状,另外,政策要对西部等欠发展地区加大倾斜。
航天的发展要面向国际制高点加强加快部署。“太空和地外天体、太空治理和管理规范问题亟待解决”。吴伟仁委员说。他建议,要重视“太空治理的现代化体系”建设落实,推进设立航天法,将月球南极探测、探月四期的论证结果付诸实施。
“中国需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树立底线思维,为未来国际科技主导地位之争做好准备。”潘建伟委员坦言,当基础研究达到一定的水平,国际竞争就会显现。我国量子科学发展了十年,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后,相关高端材料、设备等进口十分困难。要看到科学发展的上、中、下游存在的缺陷并有意识加以弥补。他建议,应采取必要措施,打破资本对颠覆性研究和产业不愿投入的瓶颈,建立科学发现和技术金融体系,促进我国科技良性快速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需要重视的重点问题。”王翠坤委员说,“统一的数据平台需要顶层设计,云服务器多都在境外,国产软件的生态环境不如意。”为此她建议,对从建筑行业转制的科研院所,要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才能实现创新发展,在业内实现应有的地位。
委员们直面主题,言辞恳切而具体。李克强一边耐心倾听,一边与委员们探讨交流,关心关注之情溢于言表。李克强表示,会认真研究落实委员们的建议,相信通过各方面齐心协力,中国科技的未来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