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临床有效,三千年前用它,今天用它,今后还会用它。”5月21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的首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王阶如是说。
今年1月2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队驰援武汉的金银潭医院。这家医院收治的全部为确诊的中度和重度新冠肺炎患者,也是武汉抗疫主战场之一。王阶介绍,到3月30日,医疗队收治的158例患者中,有140例已经痊愈出院,其中88例为纯中医治疗且疗效显著。专家们根据一线抗疫的经验及临床调研情况,写成了中医抗疫方案并形成了我国新冠肺炎防控的中医内容,这也是中医抗疫和中国抗疫的学术亮点。
“在全世界都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医辩证施治,短时间内给患者带来见效的体验,病人及家属从质疑到折服,切身感受到生命托付之下中医的技能和魅力!”王阶的话掷地有声。
毋庸细述,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中医的方法查舌苔、看脉象、问病情、辩证处方和精心施治,许多患者重获新生。从一个个实例中,我们看到了中医的底气,也深切感受到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传承的力量。
有史学家统计,从西汉至今,中国至少发生过350次以上的瘟疫流行,每一次中医都未缺席,护佑着中华民族挺艰度厄。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医药发展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我们欣慰地看到,中药配方颗粒的智慧药房车开进金银潭医院、开进雷神山火神山和方舱医院,病人在诊疗后一分钟就能拿到药,然后开水冲服简单明快又不失中药特色;我们还欣喜地看到,由中国科学院与江西省共建的我国首座中药大科学装置正在拔地而起,其预研工作参与到国家疫情防控攻关任务中……可以说,传统中医药与科技创新正在悄然并肩而行。
中国传统医学充满着古代智慧和哲学思辨,为现代医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哲学理念和应用选择。近年来,国家组织实施了一批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陆续进行了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逐步建立起中药创新研发的全链条机制。与此同时,中药方剂研究、制备工艺研发及原料保质攻关等科研成果亦如涓流汇川,展现出越来越清晰的中医药发展和振兴轨迹。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按照中医自身发展规律传承精髓的前提下,从观念和行动上坚持守正创新、融古通今,中医药的岐黄之术和文化内涵,将不断得到发扬和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