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发生SARS疫情后,我国陆续制定和完善了关于医疗物资储备制度的法律法规,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疫”中,仍然暴露出诸多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祈福集团副董事长孟丽红认为,我国医疗物资储备制度具有局限性且落实不足,相关现行法律仅强调疫情级别划分和属地责任,忽视了现实中各个医疗机构仍然是医疗物资储备的主要主体,但普遍缺乏足够的财政资金支持。
与此同时,医疗物资储备数量不足、类型单一且欠缺分配机制,偏重实物储备,对企业代储或生产能力储备这些非实物的储备方式没有足够重视。后者能扩大储备规模,但医疗物资代储点少,容量偏小,储备点分布不均衡。
医疗物资储备还存在信息化不足的问题,信息沟通不畅造成“供”与“需”的严重偏差,缺乏统一有力的信息共享平台,各地方政府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建立医疗物资储备库,难以协调形成合力。
为此孟丽红建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依法落实好医疗物资储备的主体责任,做好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思想、预案、机制和工作准备,保持医疗物资储备品种适宜、质量可靠、数量充足,以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之需。
同时,加强医疗物资储备管理,合理安排生产原材料的储备,使用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手段做好医疗物资的生产、采购、入库、出库、保管、维护、动态更新等全方位管理工作,便于疫情发生时第一时间安排人员运送到疫区。
孟丽红还建议,把“疫情防控医疗物资全国统一调度制度”纳入《传染病防治法》的修订议程中,在操作层面作出制度安排,确保医疗应急物资生产、收储、调运和接收等环节统一运转。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之间建立协调机制,保障各方的医疗物资捐赠汇集、调运、配发。
建立医疗物资储备信息共享平台,通过科技手段在平台中设置突发防疫板块,实现突发疫情医疗物资保障一键启动,为医疗物资供需调配提供快速智能推荐。建立医疗医药企业生产对接,及时直接供应物资紧缺的医院,实现可持续的突发防疫闭环社会运作模式。
孟丽红表示,可加强医疗物资储备的社会多元化参与,除了政府层面各级各部门之间的统一协调,在社会层面引入企业、生产单位、非政府组织和家庭等各方面共同协作,并由财政提供一定的支持或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