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我国2019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6.2%,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各项经济指标显示,我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
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面对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普遍下调,面对不确定因素的更加不确定,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平稳,一切在预期和可控范围。这样的成果来之不易。在这种大环境、大背景影响下的我国纺织工业,先期进入了低速增长阶段。今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34304户纺织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7152.6亿元,同比增长1.49%;利润总额1561.5亿元,同比下降7.58%;亏损企业亏损面达19.21%,有所增加;全社会出口交货值下降1.16%,实际出口下降2.34%,出口金额2086.2亿美元。不少企业感到压力很大,订单不稳定;大单、长单减少,拖欠货款现象有所增加。
虽然如此,也应该正确看待纺织工业数据的变化和处于低速增长的现状。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生产国、消费国、出口国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纺织工业率先进入市场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经过减人增效、淘汰落后产能,压缩1000万落后棉纺纱锭后,纺织工业化率均以超过15%的速度增长,一跃成为全球纺织各个项目冠军,是名副其实的纺织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出口大国。纤维生产加工总量5460万吨(2018年数据),占全球纤维加工总量50%以 上;化学纤维产量5011万吨(2018年数据),今年1月—9月增长12.02%,占全球产量70%以上,内销比重逐年增加。目前,内销纺织品占生产总数的80%以上。纺织服装出口2086.2亿美元,仍占国际纺织品服装市场30%以上的份额。这一局面仍将长期存在,我国纺织服装的优势和地位没有改变。
高速增长不可持续
我国纺织品服装多年的高速增长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片面追求规模扩大,对原料的需求不断加大,产品同质化严重,产能结构性、阶段性不合理,环保问题、劳动力紧缺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或限制了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纺织行业的用水量被国家环保部门列为大户之一,节水、节能、降耗是可持续发展面对的重点问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与高速增长之间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仍将存在。市场需求减弱,国际经济复苏乏力,不支持高速增长,结构调整(包括产业、产能、产品、区域)需要刹车、降速、调整方向,迈向高质量发展。短期内会有一些“隐痛”,尤其是资源、环境、生态的约束不断增强,投资回报率的下降更使得此类制约凸显。这些都会对增长形成下行压力,要看到数据下降或增长放缓背后的逻辑性及其合理性,进而保持我们的定力。
纺织工业经过多年的市场锤炼,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逐渐锻炼出了适应市场变化的内生动力,即不断调整,从传统产业、劳动密集产业逐步调整为科技、时尚、绿色的新型产业,从保暖为主调整为以功能为主,从大家穿一件款式的衣服到多元化、个性化、时尚化。市场空间不断变大,市场潜力不断被挖掘,市场细分被充分认识。
创新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从产业创新、管理创新到模式创新,从单一创新到集成创新,从领导要求创新到全员自觉创新。可以说,纺织工业的进步全部来源于创新,创新对纺织行业的贡献,远高于规模的扩大。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也主要来自于创新。
纺织行业发展创新带来的技术进步是全方位的,涉及原料、工艺、产品、机械、设计,以及相关的数学、物理、化学、电子等,不仅使服装用纺织品、家用纺织品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尤其使产业用纺织品得到显著提升,应用领域越来越宽,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并且填补了众多空白项目,“上天”“下海”,处处都闪现着纺织品的身影,碳纤维、芳纶等高强高模纤维的研发应用,均是创新带来的。创新成为行业的共识,唯有创新才能掌握核心竞争力,才能提高产品乃至企业的竞争力,全行业的研发投入逐年递增。
我们改革开放的步子越大,越改革,以民营经济为主的纺织工业活力释放得越充分;越开放,国际资源、市场越能为我所用。中央“六稳”的政策,“两个翻一番”的目标,全面脱贫的实现,都为纺织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中产收入阶层的扩大,不断提高的消费水平,也为纺织工业的不断提升创造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中央关于减税降费、金融降准的政策,为纺织等实体行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消息。
展望
我们应充分看到,尽管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指标会有一些波动,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光明,消费潜力依然巨大,扩大消费规模、提高消费水平、改善消费结构,是民生产业巨大的发展空间,也是纺织行业努力的方向。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国的经济结构离不开纺织工业,纺织工业也离不开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因此,我们对中国纺织工业不会因目前暂时的一些变化而失去或动摇信心,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国的纺织工业前途十分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