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记者来到通州湾东港垦区,一群被称为“科研农民”的工作人员正忙着把稻茬打碎、翻进土里。
这群“科研农民”来自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地球化学勘查与海洋地质调查研究院。“打碎的稻茬起到管道作用,可以改善土壤性状,还能提升土壤肥力。”海洋院盐碱地改良项目部经理陈澎军介绍。
不远处,成片绿油油的大麦是旱作改良田块。“今年大麦长得特别好,土壤质量提升效果显着。”陈澎军指着远处麦田里的工作人员说,“他们正在查看作物生长情况。土壤改良后,我们会记录不同作物的生长情况,建立条田档案,为后续改良作物选择提供参考。”
相比作物区,土壤改良区显得格外热闹,机器声轰轰隆隆,技术人员正加紧沟渠路等基础设施的施工。管涵和沟渠清淤是盐碱地改良的基础工作,近期雨水较多,要抓紧条田排水和沟渠降水工作,保证土壤盐分不反弹。
来自如东的缪源卿作为项目部唯一的本地人,每年都会坚守到大年三十。“项目部虽然简陋,但就像我们自己的家。”
站在新建的道路上,望着远方绿油油的麦苗,还有不时飞起的海鸟,很难想象一年前这里还是土壤板结、盐霜泛白的不毛荒滩。2017年,海洋院盐碱地改良团队进行首批40亩“海水稻”试种,实现了当年改良、当年种植、当年丰收。2017年“海水稻”实测亩产340公斤,2018年扩大种植面至300亩,实测亩产554.25公斤,到2019年已经拓展到2000亩,实测亩产达600公斤,不仅规模扩大,水稻亩产量更是逐年攀升。今年,团队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选种最适合南通土壤、气候的耐盐水稻品种,同时种植玉米、花生、西瓜等农作物以及金银花、油牡丹等经济作物,实现沿海滩涂高效利用,同时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地区建设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将产学研成果回馈社会。
“这其实是一个良性循环互动的过程。”盐碱地改良团队负责人姜夏烨介绍,“在一定的土壤改良基础上,筛选种植适合的水稻品种;再通过水旱轮作,进一步促进土壤改良;土壤盐度持续降低土力更加肥沃,又进一步提升水稻产量,实现良性循环。通过科学生态的种植改良,土壤里的盐分更低、水质更好,我们已经在尝试稻田里养蟹、养鱼、养鸭,目前情况都不错。”
“今年还是我驻守到除夕,领导给我们送来了春联,项目部的年味更浓了。”缪源卿贴着春联喜不自禁。
人勤春来早。在春潮涌动的通州湾之畔,海洋院这个扎根南黄海荒滩的科研小分队,正在探索智慧农业路径,逐步实现精准施肥、自动测产等功能,以期进一步缩短改良时间,提升土地利用效能,续写先贤张謇当年描绘的“多把芳菲泛春酒,已见沧海为桑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