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首批107家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名单近日出炉,我市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新德集团有限公司、义乌陆港电商园区有限公司、浙江华东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今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上榜,其中金华顺丰速递被推荐申报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候补企业。
近年来,我市精准培育制造业重点细分行业,实行“一行业一策”,推动重点细分行业“单项冠军”产品和“隐形冠军”企业全覆盖。同时,推动新动能培育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谋划布局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机器换人”“万企上云”和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打造全国先进制造示范基地。
要完成这些战略任务,必须从人才支撑上寻求突破口。产教融合试点,就是要通过校企深度融合,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依托高校创新人才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服务和引领,使之成为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人才驱动助力产业升级
当前我市经济发展、产业转型面临“三个突出问题”:创新实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要素成本上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以来企业对人力资源开发投入还不够重视,人力资本费用占比偏低。而产业发展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是互动的,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必然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市发改委有专家分析,产业人才供需两侧存在结构性不匹配,突出表现为毕业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招才难”并存,教育链、人才链未能与产业链、创新链形成有机衔接。
而从省内来看,大多数高校和职业院校采用的还是封闭式、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未将企业的创新要素、生产流程转化为学习场景和课程设置,也未给企业的高级人才融入学校打造畅通的通道,人才培养明显滞后于产业需求;而企业自身也存在参与人才培养改革的稳定性、持续性不强等问题,已有的校企联合育人实践大多仅限于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层面。
面对新的时代发展重任,必须在创新强市和人才强市建设上寻求突破,为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创新人才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高校是科技创新主阵地、人才培养主渠道、技术创新主力军,承担着人才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尤其需要深化产教融合,探索现代人力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人才培养支撑产业创新
金华顺丰速递在我市5家省首批试点中,唯一被推荐申报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候补企业。作为快递行业的标杆,金华顺丰速递近年来的优质服务主要得益于有一支优秀员工队伍。
据了解,顺丰速递推进产教融合灵活多样,注重实效。近年来,通过开办学徒班、实习实训、实训基地、订单培养、就业合作、课题研究、课程开发、技能竞赛等方式,已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人才培养和输送机制。
同样是首批试点的义乌陆港电商园区,也从产教融合中尝到了不少甜头。陆港电商园区推动建立校企合一、工学一体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对接全国高校100余家,并选取人才匹配度较高的16所高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合作共建双实双创基地。
为深化产教融合,我省推出“五个一批”计划,即实施一批产教融合联盟、一批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一批产教融合工程项目、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加大政策和项目支持力度,加强企业与院校紧密对接,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对接。
金华顺丰、义乌陆港等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即为“五个一批”之一,将获得财政、项目平台、创新、研发和人才投入、建设用地、金融等六大方面的支持。
“下一步将以争创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企业为目标,谋划‘一带一路’电商产业学院,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义乌陆港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借产教融合推动电商产业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造支撑电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人才输送紧贴产业需求
作为我市高校产教融合的排头兵,浙江师范大学和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在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
校方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
浙师大副校长钟依均介绍,该校已有两个产教融合项目入选国家发改委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其中轨道交通、智能制造及现代物流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投资2.5亿元,诗路文化智慧旅游产教融合基地投资7232.14万元。到目前,浙师大已打造了一个特色学院、二个产业联盟、三个产教融合平台、四个产教融合中心。
为适应国家产教融合战略要求,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主线,创立基地、招生、就业、教学、科研“五位一体”育人模式,推行“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建设“校企利益共同体”,产教融合步步深化。
如与西子航空集团等企业合作,投资1.28亿元共建“智能化精密制造实训中心”,建设区域生产性公共实训基地,获批国家发改委首批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和浙江省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学校还紧密对接浙江省八大万亿产业和金华五大千亿产业,面向产业链和岗位链构建专业群,重点建设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文化教育、健康服务、网络经济、现代农业等6大专业群,形成了“集群发展、突出重点”的区域服务型高职专业体系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