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十三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环科园荣获“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称号。站在新旧动能转换的交汇点上,环科园依托自身产业集聚优势和创新资源优势,正在不断集聚创新发展新动能。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环科园以落实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江苏省环保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要求为契机,在科技创新、优势产业培育方面持续发力,外引内培了一批优质创新资源,集中精力打造了一批产学研平台,深耕细作培育了一批细分领域‘单打冠军’,在创新发展中不断寻求产业变革新路径。”环科园管委会相关人士说,在最新一期的全省高新区考评中,环科园“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位列全省第三。
最近,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内一片欢腾,由该院任洪强院士团队主导研制的《ISO22447Industrialwastewaterclassification(工业废水分类)》国际标准正式发布,这是我国主导编制的首个工业水回用领域国际标准。2016年以来,南宜环保研究院打通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升级通道,以及“技术—装备—工程—检测—服务—评估”全链条技术标准体系。目前,该研究院已主导制定各类标准45项。以载体赋能为抓手,激活了园区各平台建设新机制。据环科园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园区以江苏省环保装备产业技术创新建设为主引擎,充分整合现有产学研合作资源,依托包括江苏省(宜兴)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中宜环保学院等,搭建了战略咨询、创业孵化、公共检测和标准研制等平台。如今,在环科园,“南宜模式”“中宜模式”等产学研合作模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增强了平台边际效应。
只有把平台集聚的高端人才“智力”转化为企业的核心“产品”,才能形成真正的生产力。2018年落户环科园的三强环保院士工作站,通过院士团队的专业技术与企业核心业务进行对接转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成功转型,还助力企业发展为制药废水处理领域的单打冠军。去年以来,园区进一步对平台集聚的人才资源和企业进行精准对接、深度融合,把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以及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转化为企业内生需求。同时,针对园区企业承担的各类重点科技项目,督促企业做好项目日常管理和进度实施,助力提升企业科技研发水平。值得一提的是,由新宜中澳申报的省国际合作项目,大信环境、双盾环境申报的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联合招标项目成功立项,将更好地促进企业技术进行成果转化。
“平台建设、技术创新、人才集聚等重点工作的推进,都是为了抓住当前环保产业发展的历史最佳机遇期和窗口期,为环保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更强支撑。”环科园管委会相关人士说,下阶段,园区将以“环境医院”为重心,重构环保产业新生态,围绕“从解决单项污染治理向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攀升”的要求,推进建设更多行业急需、我市独有的特色技术和方案,更好地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