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刚刚开始,中国就全部放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以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1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制造业稳增长的措施,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盘。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以制造业为重点的减税降费措施,推动降低制造业用电成本和企业电信资费,全部放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
厦门大学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这将大幅增加市场参与主体的数量,扩大电力市场化交易的规模,通过市场机制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
林伯强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目前,工业企业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获得的用电量 大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三成左右,大部分仍然是政府定价的计划电,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六成左右。因此,在目前电力过剩的情况下,全部放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工业企业的用电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2019年10月31日,三峡新能源格尔木500MW领跑者项目工作人员查看太阳能电池组件。
电价是大工业用户最为敏感的生产要素,“降电价”对于降低企业成本而言往往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据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孙传旺此前介绍,按照2015年投入产出表计算,电价成本在企业总生产成本中的比重在2.8%。但不同行业差异较大。在采矿业、化工、金属冶炼等行业,电价占的成本在4%-9%之间。
电力体制改革,电力市场化交易是窗口。在林伯强看来,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加速,电力的商品属性也越来越明显,电价、发用电计划也从政府管制向市场供需决定转变。
2020年的第一天,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一项有利于制造业“降成本”的政策正式落地实施——从1月1日起,现行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机制改为“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价格机制。根据国家发改委出台的指导意见,实施“基准价+上下浮动”价格机制的省份,2020年暂不上浮,确保工商业平均电价只降不升。
按用电性质划分,电力用户分为四大类:居民、农业、大工业和一般工商业。在这四类用户的电价水平中,一般工商业电价最高。而一般工商业电价涉及的中小企业,数目众多、范围广泛。因此,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在近年来呼声甚高。
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的目标,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10%。其中,2018年,国家发改委共分四批出台了10项降价措施,按年计算,合计可削减一般工商业企业电费支出超过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