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牢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不断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
下一步,我市将根据中央和省关于深化改革的工作部署,按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围绕实现“3550”目标,聚焦行政审批的痛点,聚焦行政服务的堵点,聚焦行政监管的盲点,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依法行政、坚持互联网思维、坚持务实创新,着力推进简政放权,着力推进审批监管扁平化、便利化、规范化,着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以更彻底的放权、更严格的监管、更精准的服务,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建立以权责清单为核心的阳光高效审批体制、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的简约便捷公共服务模式、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综合有效监管执法体系,形成“集中高效审批、分类监管服务、综合行政执法”的政府治理架构,建设简约、便民、阳光、高效的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
切实加大放权力度
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关于简政放权的工作部署,切实做好权力取消、下放、承接工作,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我市原有行政审批事项762项,本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市政府各部门共保留行政许可事项335项,削减率达56%;原有行政权力事项8100多项,取消没有法律依据和与全面深化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权力事项2000多项,精简幅度达33%;全面清理65项市级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关于下放梁溪区等地一批行政权力事项的通知》,将市场准入类、建设投资类、监管执法类、城市管理类共计86项行政权力事项下放梁溪区等地,积极做好权力下放的指导培训工作,确保基层接得住、管得好、效率高、服务好。按照集成改革试点要求,除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必须由设区市行使的权限外,赋予江阴市与市本级同等的经济社会和行政管理权限,实现无锡与江阴市县同权。
积极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
根据中央、省有关改革工作部署,围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积极谋划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组建市行政审批局,将市场准入、建设投资等领域涉及的行政许可权划入行政审批局统一行使,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2016年11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复函同意我市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2017年3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复函同意无锡等地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方案。2017年7月7日,无锡市行政审批局正式揭牌成立。9月27日,市政府发文公布首批划转市行政审批局行政权力事项目录,将市发改委、市工商局、市住建局等部门的涉及市场准入、建设投资领域的70项行政权力事项划转至市行政审批局集中行使。江阴市、梁溪区、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市本级同步推进改革。9月28日,无锡高新区(新吴区)举行集中审批工作启动仪式;10月9日,江阴市行政审批局正式揭牌成立。
大力简化优化审批流程
针对企业和公众反映强烈的企业投资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办理时限长、中介多、盖章多、收费多、材料多的“一长四多”问题,全面推进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大力推行企业投资建设项目“联合验收”“多评合一”“联合审图”“联合踏勘”和“联合测绘”,推动行政审批整体提质增效。按照省委省政府明确的“3个工作日内企业注册开业、5个工作日内获得不动产权证、50个工作日内工业生产建设项目取得施工许可证”的“3550”改革目标,就企业注册开业、不动产登记、企业施工许可证办理三方面出台专门工作意见,实行流程再造,推行一窗受理,最大程度做到利企便民。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着力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市本级和各市(县)、区政府先后出台“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实施方案并公布首批事项清单,其中市级公布首批“不见面”和“见一次面”审批(服务)事项1022项“不见面”事项135项,“见一次面”事项887项),“不见面”审批(服务)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扎实推进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部署,积极指导江阴徐霞客镇创新管理体制、提升改革实效,建立以镇政务服务中心和综合执法局为“前台”,其他职能机构为“后台”的运行机制,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张网络管服务、一个网格管治理”,初步构建了“集中高效审批、强化监管服务、综合行政执法”和“信息化+网格化”的基层治理架构,成为无锡“放管服”改革成效的一个缩影。中央编办主任张纪南、副主任何建中,省委书记李强、时任省长石泰峰等领导先后前往调研视察,给予充分肯定。今年4月24日-26日,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会在我市召开,正式向全国各地推介徐霞客镇改革经验。5月开始,江阴市作为省集成改革试点,在全市各乡镇、街道复制推广徐霞客镇改革做法,打造简约便民、阳光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
清理规范各类涉企收费
围绕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减轻企业负担,加强涉企收费管理,积极开展收费清理改革和监督检查。2016年5月,市政府出台《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2017年3月出台《关于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实施意见》,一年为企业减负200亿元。严格执行国家、省关于取消、停征、缓缴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的规定,逐条对照国家、省有关降本减负文件内容,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贯彻省对小微企业减免部分政府性基金的要求,对国家、省关于减轻企业负担等优惠政策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政府扶持企业发展等优惠政策落实到位。认真做好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依据、标准的信息公开工作,通过政务网等媒体向社会公布最新涉企收费目录,方便全社会查询和监督,确保信息及时准确有效公开。
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围绕工商登记便利化,优化市场竞争环境,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2015年10月1日,推行“一照一码”“三证合一”改革,实现了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全覆盖。2016年10月1日,在全市范围内将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拓展到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和公章备案领域,实现“多证合一”。2017年10月,进一步深化多证合一改革,将出入境检验检疫、商务、交通运输等领域涉企证照进行整合,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推进住所经营场所改革,推行登记信用承诺制度,2017年2月,出台《关于实施市场主体登记信用承诺制度的意见》,对登记注册各环节的承诺进行了整合,进一步简化登记手续,提高登记效率。2016年新登记内资企业37786户,注册资本2379.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74%和48.34%。
构建综合高效监管体系
在对事前审批大力简政放权的同时,不断加强对市场主体的事中事后监管。2015年8月,市政府印发《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确立了“1主7辅”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框架,推动行政机关工作重心从事前审批向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转变。2016年2月,市政府印发《关于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全面建立“一表两清单、两库一平台”的双随机抽查机制。建立信用约束联合惩戒制度,通过建立失信惩戒机制、联动响应机制,对有违法记录的市场主体及其相关负责人采取有针对性的信用约束措施,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局面。加强综合监管,在粮食安全、城乡建设、农业和县级市场监管领域稳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结合区划调整工作,在梁溪区和新吴区率先成立综合执法局,进一步整合区级执法队伍。
改进优化政务服务
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高效政务服务新模式,建立政务服务中心与网上办事大厅综合一体化服务平台,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行政审批服务。组织实施国家、省“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工作一期,2016年10月28日正式上线运行,实现“网上咨询、网上预约、网上申办、进度查询、办证评价、投诉纠错”六大功能。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整合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信息监管、政府公共服务热线等平台,统筹客户服务端、大数据中心、身份认证系统、公共支付系统、电子证照库、电子监察系统等建设,确保支持实现各类公共服务事项全覆盖、过程全留痕、进度可查询、效率可监督。大力推进“中国无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已建成集教育、医疗、住房等12个领域的个人服务专题及企业开办、资质认定、经营纳税等12个领域的企业服务专题为一体的服务平台,能实现95个公共服务事项全流程在线查询和办理。全面推行重大项目“全程代办”服务,建立专业代办员队伍,为企业设立、项目办理提供全流程、精准化服务,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