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合肥 > 文字新闻
2019年我市经济发展亮点纷呈
发布时间:2019-12-27  来源:合肥日报  发布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9年即将过去,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作为,克难奋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踏出新步伐。承载过往,以启未来。合肥日报自12月27日起推出年终特别报道,聚焦工业、农业、建设、生态、科技和开放等多领域,展示我市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呈现发展过程中的特色亮点,探寻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追梦人梦想不止,奋斗者步履坚实。

  2019年即将落下帷幕,回望这一年,全市经济发展捷报频传,串串数字镌刻在合肥发展的征途中:

  前11个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3%,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13.8%,连续7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安徽创新馆开馆,举办安徽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累计发布重大成果140余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00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总量继续保持省会城市第一;

  合宁、合芜、合安高速“四改八”工程完工,德上高速合枞段、岳武高速东延工程开工,新建、续建29个国省干线403.4公里;

  办好31项民生工程和20项民生实事,前10个月完成民生支出794.05亿元,占全部财政支出的86%;

  一批有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的大项目,为合肥发展贡献力量。如今,这座城市的新兴产业跑出“加速度”,科技创新形成“强磁场”,通达交通提升“幸福度”,民生改善增添“获得感”。回望2019年,这些变化润物无声,渗透在合肥蝶变的每一个环节中。如今,合肥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前行的方向清晰,步履扎实,发展的鼓点催人奋进。

  看未来,“创新之都”正崛起

  创新已经成为合肥最鲜明的特质、最宝贵的基因,为合肥发展释放澎湃动力。2019年,我市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全面创新,以推进“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为主抓手,深度融入G60科创走廊,坚持合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积极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向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目标奋力前行。

  4月24日,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安徽创新馆开馆,成为“中国创新版图上的坐标式展馆”,成为向世界展示安徽、合肥创新成果的窗口。

  6月30日,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项目1号科研楼主体结构全面封顶,这一安徽省科技创新的“一号工程”,将打造国际一流的量子技术研发与转化基地。

  城市创新资源高度集聚,合肥正努力成为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重要承载者和策源地。

  科技创新赋能未来发展,而坚持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同产业创新同频共振,合力主攻重点战新产业、突破核心技术,才能构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从曾经“十年磨一剑”发展而成的新型显示产业,到如今加速布局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产业,合肥正在加快推进“芯屏器合、集终生智”产业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风生水起。今年9月,合肥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等3个产业集群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10月,合肥又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看引擎,项目为王挺“脊梁”

  9月20日至23日,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举行,合肥123个项目在大会上集中签约,总投资3630亿元。签约项目中,制造类项目占比82%。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备受瞩目。

  10月28日,全省贯彻落实“六稳”重大项目在我市集中开工,合肥金融广场、庐州意库、高新区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等21个项目按下“启动键”,将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11月21日,首届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召开的前一天,全球最大的硅基OLED厂商合肥视涯建成投产,这一大项目,让合肥成为目前全球最大、唯一专注于12英寸晶圆硅基OLED微型显示组件的研发生产基地。视涯董事长顾铁表示,硅基OLED显示是下一代智能穿戴显示的主要方案,项目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顺利投产,将为合肥市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一个个大项目的落地生长,发挥出稳投资的叠加效应,助推产业不断升级,为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构筑基石。市统计局相关人士表示,扩大有效投入,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内容。今年前11个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1.4%,总量占全市工业的45.9%。

  重点项目是扩大有效投资的“主力军”,今年全年我市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386个。大项目开花结果,需要好政策保驾护航,我市出台了24条措施力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地生根,进一步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看基础,城市强筋健骨惠民生

  “现在出发去阜阳,最快1个多小时就到了,以前开车回家都要好几个小时。”12月1日,京港高铁商合段、郑阜高铁正式开通,市民龚成第一时间就上网买了张高铁票,回老家体验了一把“贴地飞行”。

  京港高铁商合段通车后,合肥至皖北的阜阳、亳州等城市的时空距离缩短一半以上,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

  提升城市承载力,就是为城市发展“夯基垒台”。2019年,合肥发力“水陆空地”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一批重要的基础设施纷纷向前推进:合肥南站南广场投入使用,合宁、合芜、合安高速“四改八”工程完工,轨道交通3号线开通运营,郎溪路高架、集贤路跨派河桥等建成通车,全市新建、续建“大建设”工程1370项,完成投资570亿元,同比增长8%。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市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区内高教基地优势资源,新站高新区在全省率先推行“政校协作办园”,探索政府出资委托高校办园的多赢创举,新站合肥幼教集团鹤琴幼儿园2019年招生248人,远超预期。

  改善人民福祉,让更多百姓享受发展红利,是合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2019年,我市办好31项民生工程和20项民生实事,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重点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城市和农村地区中小学生午餐服务覆盖率达99.7%和58.8%;开工建设23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整治老旧小区122个。

  4月16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首次发布的城市阅读指数排行榜中,合肥紧跟上海,排名第八位,全民阅读氛围越来越浓厚。2019年,全市新建33个城市阅读空间,160个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一年来,合肥坚持改善民生福祉,解百姓之忧,办百姓之需,努力交上一份人民满意的民生答卷。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合肥用70年的壮丽成就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喜的时代答卷。这一年的发展,如江河入海,片刻不停地汇入中国时代变迁的洪流中。

  从全新崛起的合肥滨湖科学城到充满活力的安徽创新馆,从大“显”身手的新型显示产业到驱动世界的“芯屏器合”,从飞驰全国的高铁“触角”到入地前行的地铁新线,从开阔美好的住房新居到书香满溢的阅读空间……365个日夜,发展大潮奔涌不息,世间万物向光生长,庐州大地的每一处,都能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发展的高度、力度和深度。

  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生根,一桩桩惠民好事落到实处,一项项优惠政策温暖人心……即将过去的一年,合肥已经描绘出一幅蒸蒸日上、和谐幸福的发展图景,而生活在这座美丽城市的每一个人,也能在心头感受到更多的温暖。

上一条:合肥正式迈入市场主体超百万城市行列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