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聚力我县次级突破、实现发展新跨越?持续加码数字经济,我县正开启“弯道超车”新征程。
这背后,是我县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不断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全力建设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城市大脑产业创新区、数字治理最美县。
如今,数字经济正悄然崛起,势头猛烈。据悉,前三季度我县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32.1亿元,同比增长22.1%,增幅并列全市第二。
数字产业化提档升级
数字安防产业列入2020年省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提升工作;海康威视和英飞特获评浙江省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英飞特获评省企业上云标杆……数字产业中的企业佼佼者正逐渐显山露水,并以其创新实力、生机勃勃不断清晰擘画出我县数字经济的产业轮廓,也投射出我县以数字产业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实力。
冬日暖阳下,在我县数字经济版图上蓬勃兴起的产业板块——磁性材料产业中,杭州智见科技有限公司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7幢主体厂房及附属用房计划将在今年年底完成结顶,2020年完成全部工程。”公司相关负责人李长玉表示,公司将购入自动化电机生产线,高速自动化数控车床、自动绕线机、加工中心等设备组成年产500万套精密稀土永磁电机生产线。同时,明年还计划500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到时90%的设备将从欧洲进口直接采购,以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
如今,产业集聚形势正酣。同智见科技一样,围绕着海康威视,杭州里德通信、金益科技等20余家产业链关联项目持续引进,龙头企业加速集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1~11月,智慧安防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2.7%。
“近年来,我县以不断加快智慧安防小镇、阿尔法智能制造产业园、电子器械产业园、磁性材料产业园等数字产业平台建设为抓手,引导产业集聚落地发展,实现各产业平台的差异发展,让布局不断优化,平台能级持续提升,产业发展更具活力。”县经信局党委书记、局长岑洪伟说。
产业数字化因“业”制宜
数字化浪潮奔腾而来,传统制造业几乎还未做好充足准备就被顺势卷入其中。
“数字化的投入不小,效果却不能立竿见影。但若放弃这一点,企业发展桎梏依旧存在。”桐庐凯瑞针纺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建伟认为,数字化已非选择题,而是在行业中立足的前提。
走入该公司的二楼,办公区的两块大屏尤为显眼。“这个云平台,让原本每个繁琐的样品、报价单、产品、工艺单、配料单等管理一目了然,极大地解放了管理层的脑力、体力,我们都用上了瘾呢!”周建伟说,尤其是数字化直接打样技术,让客户看样的流程更直观,且打样造成的能耗、材料和人力成本大大缩减。同时,跟随着针织样板一样“出生”的还有一个二维码,一扫便可知其工艺、配料、报价、成分规格、历史订单和现有库存等信息。
产业数字化,没有一个万能模式,需因地制宜、因行业而变化。所以,杭州织慧科技有限公司是本地唯一一家只攻针织企业智慧化生产、互联网协同转型的企业,打造了“织为云”针织协同制造云平台,目前已开发完成进入测试阶段。公司总经理周凯尽管很年轻,但自小浸淫在针织行业,十分明晰该行业的痛点和难点所在。
桐庐凯瑞针纺有限公司便是该云平台的标杆,经过一年的试运行,其带来的红利正逐渐放大、叠加与倍增。“随着云平台的运用步伐不断加快,凯瑞针纺的生产效率提高了10%到15%,产品研发周期下降了20%,订单交付周期缩短10%。”周凯介绍,同时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企业上云平台建设,就是把针织行业看成一个整体,计算出整个地区所用的原料纱线品种、用量,集中订购,并设计打样,有效降低成本。目前,煜凯、绫绣等针织企业正在进行网络布线等其他前期基础改造,多试点应用也即将开启。
而在瑶琳工业园区内,相比不少“保守”企业采取的分块逐步推进数字化转型,杭州龙博机械有限公司选择整体同步推进。公司的信息化负责人章焱说,去年12月,公司投入40余万元引入数字化系统,对工厂进行数字化物联网改造。
改造后,这个“聪明的大脑”可演算出客户最需要的产品;可将设计模型自动导入系统,提高产品出库质量;实现了生产管理流程化……笨拙的制造业,如今管理起来却越来越“轻盈”,冷冰冰的工业产品,也越来越有人情味。
目前,我县正大力培育本土信息服务企业,鼓励围绕行业特点开发一批针对性APP,解决一批行业共性、难点问题。制笔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联网设备近100台(套),并与阿里supET工业大脑开展深度合作。羿顿安全生产云平台,已有277家企业应用,其中付费企业10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