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嘉兴 > 文字新闻
手工丝绵治理,治出“洲泉样本”
发布时间:2017-10-12  来源:桐乡经济开发区  发布开发区:浙江桐乡经济开发区

  清晨,东方微露白,蚕农来到土灶旁将一包包纱布袋中的蚕茧叠在锅中,打水蒸煮。静谧的乡村,便被这些劳作的声音唤醒。老柴土灶,茧子在水里汆烫滚煮,蚕茧只有在滚水里浸煮透了,丝质才能细腻绵长又极有韧性……这样的情景在洲泉镇旧时的日常生活中留下了深深印记。对于很多洲泉人来说,乡关何处,或许就在一枚小小的蚕茧里。

  而如今,在洲泉镇这个以蚕丝闻名的小镇,土灶煮茧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蚕农们开着小车将生茧载往统一加工点进行蒸煮。

  这一转变,源于洲泉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的手工丝绵行业专项整治。为进一步规范手工丝绵行业的生产秩序,减少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水污染,今年7月,洲泉镇政府决定对手工丝绵行业进行集中整治。截至目前,全镇286家手工丝绵加工单位已完成蒸煮蚕茧的土灶拆除工作,完成率达100%。

  手工丝绵整治成“最后一公里”

  用“柔性整治”留住乡愁

  百年薪火不灭的土灶,是蚕丝文化的标志性记忆。丝绵加工行业历来是洲泉镇的传统特色产业,随着时代变迁,其加工方式带来不少环境问题,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废水以及加热产生的废气均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给周边水环境和大气环境造成污染,整治迫在眉睫。

  “早在2014年,全镇便针对机制丝绵行业开展整治,从源头上控制了机制丝绵行业的废气废水排放。”洲泉镇手工丝绵行业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许惠良介绍,丝绵生产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机器制绵,另一种则是传统手工制绵。这也就意味着若想完成整治工作“最后一公里”,必须向手工丝绵加工单位下达禁止令。

  全面整治谈何容易。镇上的手工丝绵加工单位多以小作坊形式存在,数百家手工丝绵加工单位对应的数百个废水排污口全部直排入河,管理难度大,整治任务十分艰巨。为此,洲泉镇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对全镇范围内各个行政村内手工丝绵加工单位进行初步排摸,最终确认16个行政村涉及手工丝绵加工单位共计286家。

  “这场手工丝绵集中整治并不轻松。不仅要实现全镇环境升级,还要保留传统文化,留住乡愁,因为手工丝绵是所有洲泉人的乡愁印记啊。”许惠良告诉记者,这轮集中整治在意见征询讨论时,曾有过多种方案,包括全拆了、留些大户或者全留下来。

  历史车轮正在无可避免地向前,关于手工丝绵的记忆就这样要淹没在飞驰的车辙里,成为过去的故事了吗?手工丝绵背后的历史记忆和环境升级一定存在矛盾吗?经历多方讨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最终决定,针对目前污水产生量大的现状,对全镇手工丝绵加工单位内蒸煮蚕茧的土灶进行全部拆除,这是水污染的主要源头,必须采取铁腕治理。而对有意愿继续进行手工丝绵生产的单位,领导小组提供蚕茧蒸煮加工点,统一蒸煮、统一进行污水处理。此外,还专门下发《手工丝绵三格式处理池建设的指导意见》,引导手工丝绵在蒸煮蚕茧后的手剥丝绵环节建设污水三格式处理池,要求继续生产的单位进行整改,守住最后一道防线。

  种种措施将手工丝绵加工产生的污水全部接入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减少污水入河现象。摒弃“一刀切”关停的方式,洲泉镇尝试采取一种“柔性”的整治方式,让传统文化和环境升级实现和谐共生。

  “用这个蒸炉来煮蚕茧,可比土灶烧制快多了。”指着厂区内的四个大蒸炉,桐乡市林年丝绵被絮有限公司负责人俞林年对于厂区内的“改造”很满意。

  为了统一管理,保护这一份传统记忆,由洲泉镇政府倡议,全镇众多机制丝绵企业积极响应,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共享探索,推出“共享工厂”这一新的尝试。

  所谓“共享工厂”,就是由自愿报名参与的机制丝绵工厂为手工丝绵生产者提供蒸煮蚕茧的设备和场地,将自己的生产线空档期挂出去,而手工丝绵加工单位只要支付一定蒸煮蚕茧的费用,就可以自由选择蒸煮蚕茧的工厂。

  “既给传统手工丝绵加工提供机会,又把企业的闲置土地、设备充分利用增加经济效益,各方共赢这是好事,一定要支持配合,值得点赞。”

  俞林年是最早响应建起“共享工厂”的一批企业主,在他的工厂,一块原本闲置的土地被单独划分给手工丝绵加工单位蒸煮蚕茧,四个不锈钢蒸炉就建设在工厂污水处理设备旁边,只要有“订单”,蒸炉就能开始工作。蒸炉采用蒸汽供热,不需要跟以前一样守着土灶烧柴看火,烧制速度还能快上不少。而等到蚕茧蒸煮完成后,蒸炉内的废水统一排入铺设好的管道,集中进行污水处理。“共享工厂”开张以来,不少得知消息的手工丝绵加工单位已经跑来“尝鲜”,赢得不少点赞。

  至于使用费用,俞林年告诉记者:“都是乡里乡亲,煮茧费用非常低廉。作为企业主,经济利益考量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和希望家乡环境越来越好的期盼吧!”

  如今,洲泉镇多家机制丝绵企业已开始布局“共享工厂”。

  变与不变之间

  开启手工丝绵的新未来

  一位茧农沿着清晨第一缕阳光开着轿车将生茧运往加工点。

  一栋复式新楼里,赋闲的老太太剥开丝绵,用水漾开奶白色蚕茧,聊起家常。

  对于洲泉镇很多手工丝绵加工单位来说,整治之后一切仿佛不曾改变,变的是门前陈旧土灶已经拆除,家里安装了污水三格式处理池……而这变与不变之间,洲泉手工丝绵行业正迎来它的“新生”。在手工丝绵行业专项整治中,“要用一种新的理念来整治传统污染行业”,是洲泉镇对于此次手工丝绵行业专项整治中一以贯之的态度,开展手工丝绵行业专项整治是洲泉经济结构提升的重要内容,也为洲泉镇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着保障。

  “手工丝绵加工在整个行业内体量不大,但是造成的环境污染却不可小觑。”桐乡市蚕丝被服行业协会会长陈政毅认为,洲泉镇引领手工丝绵加工单位抱团取暖,探索出一条新路,也为留住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而一次整治实际上也会淘汰一批不合格、不达标的家庭作坊,将为整个行业带来新风。

  “中国蚕丝被看桐乡,桐乡蚕丝被看洲泉”,这次手工丝绵行业专项整治行动获得的阶段性的战果正在印证这句人们口耳相传俗语的真实性。不让“污泥浊水”掩盖洲泉蚕丝被的名气,洲泉镇的蚕丝被行业又将成为一个新的发动机效应聚集地。

上一条:振石控股集团:勇立行业潮头 争当先进制造标兵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