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以“鱼米之乡”著称的阜宁,历来是全市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保障全市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我县坚持“重中之重”谋“三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农业强县建设步履铿锵、亮点纷呈,阜宁“粮仓”更加充盈、更具“含金量”。
“鱼米之乡”今胜昔,关键靠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今天,我们且看阜宁如何将改革深耕在希望的田野里。
建示范园区,响阜宁品牌
新沟春华秋实现代农业示范园是一座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总规划面积18450亩,目前核心区内已建成优质稻米基地2500亩、花卉苗木基地1200亩、瓜蒌种植基地750亩、蔬果设施栽培基地600亩、蚂蟥鳗鳅套养基地300亩、生态猪养殖基地220亩、水产养殖基地200亩、大雁养殖基地120亩、蔬果种苗繁育中心60亩。园区逐步建成产业特色鲜明、技术模式先进、经济效益明显、生态结构完善,在省内有影响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核心园。
一个个大棚搭建起来,一套套现代农业设备安装到位,新型的种植模式给这片土地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大棚蔬菜”这个在当地农民眼里看似新奇的东西逐步走进他们的生活。“我的瓜在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里长出来,自然品牌响,有市场。”富阳蔬果合作社的负责人夏蜀清自豪的说道。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今年夏天,夏蜀清所种植的“早春红玉”牌西瓜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瓜苗刚刚栽下时,江浙沪的客商已经预约下单,一季下来老夏赚的是盆满钵满。
近年来,我县根据农业产业发展特点进行科学定位、合理规划,以“一镇一园”为抓手,大力发展特色规模农业,充分发挥规模农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出了一批规模适度、特色鲜明、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业集聚区,让“大农业”成为了“致富源”。
兴高效农业,旺千家万户
盛夏时节,正是南美白对虾大量成熟上市的好时候,沟墩各大水产养殖基地里绿水盈盈,一箱箱可追溯产地的南美白对虾从这里出发,源源不断运往全国各地。“今天拉虾子,在塘口的时候就有人来买了,总共拉了有2000多斤,整体效益还是蛮好的。现在虾子卖到了25块钱一斤,买的人还很多。”对虾养殖户陈昌运说道。
沟墩兴隆村是我县4个水产特色村之一,该村依托白水塘养殖基地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养殖,目前全村已发展特色养殖面积800亩,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同样是特色种养,羊寨果林村也是 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标杆。记者在该村的基地里看到,滴管设施一字排开,先进的农业设备彰显着该基地的科学现代化。在羊寨,半数农民因果树而富。
“我家的田全包出去了,一年有近3000元的租金,现在还帮忙种大棚,一个月还能挣一两千。”羊寨镇镇西居委会现代农业示范园大棚里,村民张兰云一边忙着换薄膜,一边和我们聊天。一 手拿租金、一手领工资已成为镇西居委会村民收入的新模式。像羊寨镇镇西居委会这样,整村制推进高效农业,发展特色种养的例子,在我县还有很多,“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证明了特色种养已成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发展高效农业,不仅让个人得到实惠,村民也跟着赚钱。在种植能人、大户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纷纷承包土地发展规模种植。我县因势利导,突出政策激励引导,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引进大户承包经营,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规模农业,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抓接二连三,促融合发展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加快我县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依托农业,立足农村,实现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重点是创新融合,目的是让农民致富、农村更美,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近年来,我县突出“生态三宝”等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做强“一产”,突出宁富、苏香等企业做优“二产”,突出电子商务、农旅融合的特色做活“三产”,促进了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阜宁县粮油商贸有限公司”是由“国”转“民”的粮食经营加工企业,主要从事稻米加工经营业务。公司通过成立并经营“阜宁县粮管所”“阜宁县裕丰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两个实体,将种植面积扩达8000亩,“订单”面积近18000亩,每年综合利润在100万元左右,探索出一条一二三产联动挖潜,“内外”互补增效的经营之路。
如今,电商这片“蓝海”更能让农产品品牌化销售如鱼得水。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农村电商的发展,积极迎合广大农民对电商知识的迫切需求,定期开展农村电商培训班,送课进村。免费为农民提供网店开设、品牌农产品上网发布、订单处理等技术指导,最大限度提高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