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阜阳 > 文字新闻
融入长三角、高铁全覆盖 阜阳新机遇
发布时间:2019-11-29  来源:安徽日报  发布开发区:安徽颍泉经济开发区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决策,从国家层面赋予了阜阳市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定位、新机遇。省委、省政府对阜阳市加快建设皖北区域性中心城市作出了进一步部署,确定了阜阳市融入长三角、崛起大皖北、支撑中原城市群的新使命、新任务,政策叠加优势愈发明显。

  商合杭高铁、郑阜高铁开通在即,阜阳西站、太和东站、颍上北站、界首南站和临泉站同步启用,实现阜阳市域高铁全覆盖,形成了直通长三角、连接中原和大西北的快速通道,阜阳全面跨入“高铁时代”,交通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主动作为超前谋划下好融入长三角“先手棋”

  阜阳市抢抓机遇,努力打好“长三角”“高铁市”两张牌,为推动阜阳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一是组织开展“融入长三角、高铁全覆盖、我们怎么办”系列活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增强了信心。二是部署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和“优良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六大重点项目提升行动,以产业发展支撑实力阜阳、大美阜阳建设,以优良作风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三是制定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实施骨干企业“13581”上台阶工程,着力构建“554”产业发展格局。四是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对接、决策、督评工作机制,筹备“融入长三角、高铁全覆盖市情推介暨招商恳谈会”,与上海市徐汇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五是编制贯彻安徽省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研究加快融入长三角的具体举措。

  市委、市政府的主动作为和政策匹配,将最大限度地用好难得机遇、释放政策效应,对未来阜阳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大优势”“两大平台”夯实合作对接“强支撑”

  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阜阳具备四大优势:一是人口优势,阜阳拥有1070万人口,同时,可以拉动周边6500万人口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二是交通优势,未来将形成“米”字型的高铁网络,阜阳西站是全省第二大高铁站,加上高速公路、机场、普铁、水运等各类交通方式日益完善,交通优势十分明显;三是政策优势,中央、省明确阜阳新定位、赋予阜阳新使命,必将在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四是后发优势,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阶段,可以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少走弯路、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承接产业转移平台体系完备。全市10家省级开发区,省政府批复面积136.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72.4平方公里。阜阳经济开发区、太和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有序推进。智能制造、北斗数据、生命健康、新材料、先进交通工具等5个产业园建设有序推进。2018年,全市开发区实现经营(销售)收入3785.9亿元,同比增长21.6%;规上工业增加值497.8亿元,同比增长18.8%。太和经开区、阜阳界首高新区、阜合现代产业园区入围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30强。

  创新创业平台不断增强。全市省级以上各类研发平台150家,其中院士工作站1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家,复旦(阜阳)创新科技园正在加快建设。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市级众创空间13家。阜阳师范大学近年来推进校企产学研合作146项,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加速推进。

  不断提升产业实力对接长三角中心区产业“底气足”

  近年来,阜阳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围绕做大工业、做强农业、做活三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加强与长三角对接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

  工业发展势头较好。全市初步形成以装备制造、节能环保、能源化工、绿色建筑建材、绿色食品为主导的产业体系。阜阳(太和)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集聚效应显著增强,界首高性能泡沫铝复合新材料获批省重大新兴产业专项。昊源化工新区、华铂科技二期等建成投产。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居全省第2位。今年1-9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居全省第3位;总量占全省的7.2%,居全省第6位、皖北第1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4.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8.1%。

  农业产业化加速推进。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690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91家、国家级2家、省级57家。现有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个、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今年1-9月,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总产值占全省比重11.4%,居全省第1位。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太和华源医药物流园获批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皖北快递产业园等6家服务业园区获批省级服务业集聚区,阜阳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获批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园区。2018年,14家省级服务业集聚区营业收740亿元。今年1-9月,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593.8亿元,同比增长9.2%。

  紧扣“一体化”注重“高质量”打造产业转移“首选地”

  针对阜阳和长三角地区产业互补性强的特点,阜阳市加大产业对接力度,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打造长三角产业转移“首选地”,扎实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借力高铁全覆盖,积极融入长三角,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牢牢把握合作这个主题、产业这个载体、项目这个抓手、制造业这个重点,推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围绕产业项目建设,推进“传统+新兴”协同发展、“龙头+配套”错位发展、“内力+外力”一体发展、“平台+合作”创新发展等,着力构建“554”产业布局,加快实施骨干企业“13581”上台阶工程,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千亿元产业、百亿元企业。

  推进“传统+新兴”协同发展,坚持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重,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一方面,持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改造提升食品加工、煤电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精细化工和绿色建筑等,大力支持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另一方面,主动对接沪苏浙,围绕现代农业、现代医药等五大特色产业和数字经济、楼宇经济等四大高成长性产业,加快提升制造业产业链水平,打造长三角高端产业扩张的“桥头堡”。

  长三角地区产业关联度高、互补性强,“龙头+配套”错位发展空间广阔。阜阳市认真了解长三角产业地图,动态分析研判自身优势和潜力,引导中小企业加强与各自产业龙头企业的联系,做好配套,走专精特新之路。推进“内力+外力”一体发展,加快企业孵化平台建设,着力培育本地企业,引导帮助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转型升级、做强做大;加强招商引资引智,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借助外力促进发展。同时,推动“平台+合作”创新发展,发挥高铁交通优势,依托G60科创走廊,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吸引长三角地区的技术创新成果来阜阳转化;推进园区战略合作,积极探索建立和长三角地区的园区共建合作资源共享机制,打造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集聚区示范区。

上一条:中国声谷产业规模持续提升 前10个月实现产值超670亿元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