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客在门禁刷脸,通过验证后,马上有一台引导机器人“滑”了过来,一边“寒暄”一边带路,上电梯,过走道,直到把访客送到需要去的房间门口。这是昨天刚刚启用的仁济医院新大楼内的一幕。
位于东方路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新大楼定位为科研综合楼,共20层,地面18层全部用于科研,地上1层、2层设为生物样本库,将集合仁济医院及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多年积累的生物样本;3层为信息中心,将成为整个仁济东院信息处理的心脏;4层为学术中心,集远程会诊、高标准学术讲座等多项功能为一体;6层为国际领先的GMP实验室;7层至18层为标准实验室。大楼内所使用的是国内首个5G+智能机器人管理系统,让这栋汇聚了多个科研平台的大楼真正成为一栋“智慧楼”。
记者在现场看到楼内已经在使用3款机器人:消毒机器人、试剂配送机器人、人脸识别访客机器人管理系统。该院保障处处长金广予介绍,每款机器人配有导航系统,可以在18层楼内完成不同的工作。其中最“怕羞”的是消毒机器人,因为会“专等没有人的时候才出来工作”。
新大楼实现了5G覆盖,配备了智能化实验室控制系统及远程交流中心等项目。5G+智能机器人管理系统融合了大楼内所有终端,以访客系统为例,人脸识别技术结合“钛米导引机器人”,采用全局路径规划与局部路径规划相结合的思想,实现机器人在复杂医院、科研楼环境下的精确自主导航,能提供科研楼访客引导、院内信息传达、医疗知识宣传等服务。
据介绍,仁济医院是国内较早通过智能机器人等构建智慧医院的机构之一,近几年已经陆续使用手术室运送机器人、静脉配置机器人、核医学病房服务机器人。仁济东院日间手术病房人工智能随访助手,让医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低了医疗成本,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降低了医护人员职业伤害。
仁济医院副院长虞涛透露,2017年开始,仁济医院在手术室启用了两台试剂配送机器人,截至发稿已累计运行3万多次,代替巡回护士400多万步,约2359公里;减少护士离台时间约8512小时。平均每台手术中断时间减少7-10分钟,实现了大数据智能化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