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等新兴技术引领的技术变革正在重塑企业经营增长方式。11月17日,在法国里昂商学院全球商业智能论坛暨全球商业智能中心成立仪式上,法国里昂商学院教授、全球商业智能中心主任龚业明表示,在管理学上一直都有争论,人工智能到底是增加收益还是降低成本。但今年的调研表明,更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增加收益,而不仅仅是降低成本。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有望成为众多企业的重要价值来源。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和《MIT斯隆管理评论》联合开展的2019年人工智能全球企业高管调研与研究显示,90%的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可以为其企业带来商机。
人工智能决策可信吗?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人工智能的下半场是智能决策,如果企业尚未采用人工智能,有可能在2019年后面临进一步落后的风险。而由人工智能决策延伸出来的另一个概念商业智能(BI),它的目标则是有针对性地收集和分析过去的信息,以支持企业作出更好的决策。
一个著名的案例是“啤酒和尿不湿”。沃尔玛研究交易数据后发现,啤酒与尿不湿的销量在周末总会出现成比例增长。后来,沃尔玛在铺货时,把啤酒和纸尿裤放在同一个货架上,全年销售额大幅提升。
不可否认,人工智能由于拥有强大的运算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决策中的痛点,这也是未来商业智能的发展方向。但人工智能的决策是否具有可信度,作出的决策会不会有危险,也一直是业内关注的问题。
深圳市布谷鸟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戴智翔以智能驾驶举例称,这是一个对安全要求非常高的产业。“如果人工智能产品有十个功能,并不是十个功能都放到汽车上,可能只用里面的一个功能。能确保可靠性的功能才用。”戴智翔说道。
在戴智翔看来,其中的边界划得很清楚。比如做防冲撞的时候,如果发现前面有光过来,(人工智能)无法判断这个环境下是否能作出抉择进行紧急驱动,那么就会立马告诉乘客或者驾驶人员,这一功能失效。只要有一丝不确定性就立马将其停掉,从而让驾驶人员接手,这是人工智能决策的逻辑。
目前没有处在“科技高原”
不过,随着人工智能被企业应用得越来越多,风险和质疑也与日俱增。今年8月30日晚,一款名为“ZAO”的AI换脸App在社交媒体刷屏。但仅仅一天后,ZAO就因其用户协议存在风险陷入舆论旋涡,人们担忧自己的肖像和隐私数据会被其滥用。
法国里昂商学院副校长、教授Tugrul Atamer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坦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当下,不少互联网平台可以在没有授权情况下,拿到用户的数据或视频,从而研究用户的行为。到下个十年,伴随科技的发展,上述问题会更加严重。
“隐私只是一部分问题,还有很多延伸出来的道德伦理问题。比如植入芯片或机器到人类身体里面,使人的能力得到增强,寿命拉长,但问题是,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获得这些机会,那其他人怎么办呢?现实情况是,现有的法律法规或道德规范远远落后于科技的发展。”Tugrul Atamer向记者表示。
可以发现,很多企业正在利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如机器学习)来促进业务运营,推动创新,并改善客户或用户体验。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人工智能吸引了越来越多创业者加入,这一领域也诞生了越来越多的独角兽。因此,有人说,工业时代的全球化,是大企业主导的全球化,而数字时代或者说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化,应该是中小企业主导的全球化。
Tugrul Atamer表示,很大程度上,创新来自于初创企业,而不是大企业。大企业的官僚作风和组织形式无法支撑科技的发展。
在Tugrul Atamer看来,如果说上个世纪企业的生命周期是50年到60年,那么现在只要15年到20年,企业就可以由初创变为巨头。但与此同时,巨头也很脆弱,因为很快又会被新的初创企业替代。他表示,十年后,在金融科技领域、人工智能领域,谁会是巨头,我们今天无从知晓。
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蓬勃发展,也让人不禁产生疑问:“科技高原”是否要来了?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泰勒考恩曾在其书中写道,当前科技正处在一个高位停滞期,人们只能等待下一次革命性成长。他将其概括为“科技高原下的经济困境”。
对于这个问题,龚业明表示:“我最近几年做调研的时候,中国的很多企业家都问我是不是‘科技高原’来了。我现在可以在公开场合很明确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目前并不处在‘科技高原’。事实上,我们处在科技大爆发的过程中。2012年,深度学习算法得到确认;今年10月,量子计算得到确认。我认为至少到2020年,技术高原困境并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