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援力量是我市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市应急管理局先后出台了《嘉兴市培育支持社会救援力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进一步深化社会救援力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文件,进一步加大社会救援力量培育扶持力度,充分发挥社会救援力量在应急准备、抢险救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快我市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
日前,嘉兴市社会救援力量建设试点现场推进会在海宁市召开。会议总结海宁市社会救援力量建设试点经验,部署全市推广工作,加快社会救援力量发展,提升社会救援力量发展整体水平。
与会人员实地参观海宁海豹救援队主要装备、办公区、物资器材库以及训练场地,观摩水上救援、横渡架设、防汛车抽水排涝等三个应急演练项目。会上,海宁海豹救援队介绍队伍建设经验,海宁市介绍社会救援力量建设试点经验。
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进一步以试点建设为榜样,积极探索社会救援力量发展的路径和方法,全面提升社会救援力量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积极推广试点建设经验
今年以来,海宁市承担了全市社会救援力量示范试点建设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目前,海宁市注册登记的社会应急救援组织有海宁海豹救援队和海宁市潮乡应急救援队2家:其中海豹救援队在编人员169人,队伍核心骨干人员68人,共有107人次取得国际或国家级相应的专业救援资质。
据了解,这2支社会救援队伍成员主要以各兵种部队转业、退役军人为主,专业能力突出,主要在宣传教育,演练比武,山地、水域、空中救援等综合救援方面发挥作用,在维护海宁市安全生产、参与应急抢险救援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海宁市首支正式注册的民间纯公益救援团体,海宁海豹救援队成立于2015年9月。经过近四年时间发展,截至今年8月,该救援队通过八期队员考核选拔,已组建一支以各兵种退伍军人为骨干,各应急救援相关领域精英为主体的高素质民间救援力量。全队共有正式队员169人,核心骨干人员68人,预备队员30人。水上、陆上、消防三大应急救援作业职能板块也已组建完成。
据了解,海宁海豹救援队定期开展体能、队列、横渡、排涝、车辆维修、医疗救护、高空救援、山地救援、操艇钱塘江实战救援、潜水打捞等应急救援相关科目培训。同时,该队正着力引导骨干队员参加国际搜救联盟急流救援培训、地震应急救援培训、绳索救援联合培训、潜水员培训、山地救援培训、船员培训、游泳救生员培训、红十字救护员培训。全队目前已有107人次获得国际与国家级相关救援科目证书。
过去四年,海宁海豹救援队在嘉兴市应急管理局、海宁市应急管理局的工作引领下,逐步开展以嘉兴为中心,钱塘江流域为纵深,辐射浙江全省的应急救援服务工作。
截至今年9月,海宁海豹救援队在公安、消防、海事、水利等应急救援职能单位的领导与支持下,执行包括钱塘江应急救援、钱塘江安全巡航、城市内河应急搜救、走失群众搜救、山地应急搜救、城区汛期排涝、冬季紧急除雪、防灾减灾大型演练、公益救援讲座、城市志愿服务成果展示、重大赛事节日安全保障在内的应急救援任务,全队累计作训任务870次,出勤11000余人次,志愿服务时长近7万小时。
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全力将海宁海豹救援队打造成为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社会救援力量示范品牌。在全市总结推广海宁社会化应急救援队伍示范试点经验,全面提升全市社会救援力量规范化水平。
全市社会救援力量发展迅猛
近年来,我市社会救援力量发展迅猛,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已成为全市应急力量中有益的补充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今年9月,全市共有社会救援力量22支,其中在市民政局注册3支,南湖区2支、秀洲区1支、嘉善县4支、平湖市3支、海盐县2支、海宁市2支、桐乡市3支,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2支,嘉兴港区也有望年内组建1支队伍,全市社会救援队伍可实现县(市、区)全覆盖。
从人员数量看,目前全市22支社会救援队伍队员总数已超过2200人,志愿者超过2000人,其中队伍人数超百人的有8支。
从装备配备看,社会救援队伍配备了一系列专业救援装备,其中一些队伍配备了一些高科技装备,如海豹救援队配有比较先进的防汛车、无人机、潜水器材等,桐乡蓝天救援队配备有4架照明无人机,海盐蓝天救援队配有进口的破拆工具。
从队伍培训情况看,队伍持证率较高,仅今年1月至8月,全市社会救援力量参加县级以上组织培训并取得证书的有450多人。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社会救援力量发展特色日益鲜明。由于嘉兴具有水域广阔、路网纵横、人口密集、大型活动多、老龄化程度高等特点,社会救援队伍救援内容广泛、特色鲜明,主要集中在水上救援、城市搜救、医疗救助、道路救援四个领域。
市应急管理局上述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市社会救援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发展特色日益鲜明,队伍建设日趋规范,发展模式呈现多元,社会影响日益增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解决社会救援力量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如统筹管理有待加强、内部管理有待进步、保障缺失亟待解决等。应当坚定信心和决心,不断尝试、推进和解决这些突出问题。
全面提升社会救援力量整体水平
为了加快社会救援力量发展,提升社会救援力量发展整体水平。今年8月,市应急管理局出台了《嘉兴市培育支持社会救援力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政策》)。
《政策》明确,结合各地实际,要抓紧制定社会救援力量培育规范。2019年培育2至3支市级社会救援力量并纳入市级应急救援力量管理体系,培育不少于7支县级社会救援力量并纳入县级应急救援力量管理体系。2021年,市级社会救援力量达到5支以上,县级社会救援力量达到11支以上,且每个县(市、区)和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嘉兴港区至少培育1支符合标准的社会救援力量并纳入应急救援力量管理体系。
《政策》要求,要通过加大孵化培育力度、引导规范发展,强化一体化管理,最终实现将社会救援力量纳入应急救援力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据了解,新政策还对社会救援力量的发展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比如建立健全应急救援补助机制、志愿服务奖励机制和扶持资金等,显示了扶持社会救援力量发展壮大的决心和诚意。
仅仅两个多月后,10月中旬,市应急管理局出台了《进一步深化社会救援力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全市推广海宁社会救援力量示范试点建设成果,进一步深化社会救援力量建设发展,充分发挥社会救援力量在应急准备、抢险救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健全我市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方案》明确,要遵循“积极扶持、加快发展、稳步推进、完善机制、依法管理、规范引导”的原则,按照“培育、发展、规范、提高”的工作目标,以海宁社会救援力量示范试点建设经验做法为借鉴,在全市各地推广海宁试点经验,进一步加大社会救援力量培育发展力度,促进社会救援力量健康有序发展,全面提升我市社会救援力量发展整体水平,形成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力量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接下来,我市将以海宁试点为榜样、以推广为抓手,全面提升我市社会救援力量整体水平,形成专业救援队和社会救援力量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