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鲜明提出“两争三区”目标,其中“三区”之一就是“创新转型的示范区”。近日《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创新转型示范区的实施意见(2017—2020年)》正式出台。创新发展,海门如何作为?创新转型示范区建设,海门又有哪些基础?
招引新兴产业 提升传统产业
海门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创新驱动发展的种子在江海大地生根开花,为海门经济稳中求进、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核动力”。去年以来,我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累计达123家,实施的超亿元项目中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超过60%,科技创新在全市经济中的贡献率超过60%。
但海门创新发展同样面临挑战。我市传统制造业占比较高,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转型升级任务较重。我市的中小企业较多,具有全国、全球影响力的大企业较少。在创新发展中,构建产业创新高地,以提升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竞争力,是摆在当前的首要任务。
未来几年,我市将围绕“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以产业链的补短板、强特色、重集成为核心,加强与行业顶尖高校院所合作,加大前延后伸的补链强链式招商力度,积极抢占技术、市场、产业制高点。加强新兴产业领域专业招商,精心打造新兴产业研发生产基地,每年重点引进超亿元新兴产业项目50个以上,六大园区每年都要至少组织实施1个总投资10亿元以上新兴产业项目,力争在10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上实现突破。
同时,我市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规模企业上台阶”行动计划,在工业企业中开展“海门市百强工业企业”评比活动,提高企业智能装备水平,以技术创新为动力,鼓励新兴企业走技改强企之路。以“263”专项行动为契机,促进低端产能退出。到2020年,力争培育应税销售超百亿元大企业1家、超50亿元3家、超30亿元6家、超20亿元15家、超亿元企业160家。
第一产业走科技强农的道路,发展品质农业、数字农业、循环农业。到2020年,成立博士后和研究生工作站各1家,省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分店3家。实现全市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75%,畜禽养殖机械化水平在75%以上。
打造创新平台 建设产业园区
支撑创新的要素保障之一是创新平台,目前我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建成运行,建成国家级、省级孵化器各1个,省级众创空间、科技产业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共6个。临江新区生物医药创业园已成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其相配套的“玲珑湾创客中心”被认定为省级众创空间,正在申报国家级众创空间,入驻该平台的生物医药创新型项目已超过50个。
我市按照全市新兴产业集聚布局现状,结合区域条件和资源优势,在全市构建新兴产业园区。即以开发区、海门港新区为主体的船舶海工产业园,以开发区、海门高新区为主体的新材料产业园,以开发区、四甲镇为主体的智能装备产业园,以开发区、正余镇为主体的机器人产业园,以临江新区为主体的生物医药产业园。
以临江新区、海门高新区为发展重点,加快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步伐;以专业化、特色化、市场化、规模化为方向,实施创业海门行动计划,推进各类科创平台建设,全力打造全省有影响力的“创新集聚区”和“创客栖息地”。
突出企业主体 实施培育行动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近年来,我市鼓励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实现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突破,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全市企业建立省级院士、博士后、研究生工作站3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8家。
我市更加注重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打造以高新技术企业为核心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到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家。建立研发机构建设重点服务企业库,按照有场地、有人员、有投入、有装备、有研发业务能力“五个有”标准指导企业做好研发机构软硬件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覆盖面,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力争“十三五”期末,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8%,骨干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每年新增南通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0家以上。充分发挥海门国际技术创新谷、欧美同学会、中韩对接合作机构等渠道的作用,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牵头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实现共商、共赢、共享。
深化产学研合作 加快成果转化
企业要做强做大,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产学研是最有效的路径和措施。据统计,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市已经成功推动160多个企业技术难题与高校、科研院所精准对接,拉动企业研发投入9亿元,年增加产出50亿元。
我市进一步做畅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着眼整合优质高端科技成果及相关资源,创新服务成果转化模式,推进产学研产业协同创新基地、产学研合作新型研发机构和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形成以产业为导向的跨区域、跨行业的协同创新网络。到2020年,力争引进高层次科研院所2至3家,确保骨干企业与上海地区科研院所建立创新协作关系达80%。我市将进一步优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环境,到2020年实现30项以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精心组织“中国创新挑战赛(江苏海门)”“欧美同学会对接洽谈会”“中韩高新技术对接洽谈会”“985高校巡访”和“海门科技人才节”等重大活动,同时收集并经常发布各个渠道的科技成果、项目需求等信息,构造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探索“互联网+产学研”的新途径、新模式,引导更多创新资源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形成组织健全、结构互补、功能协调的产学研合作体系,促进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全方位合作。到2020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300项以上。
切实加强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机构的全方位、深层次对接合作,切实担负起与共性技术相关的研发和服务、组织和协调、战略研究和规划、政府决策咨询、技术转移和扩散等功能,全力打造产业技术升级的“推进器”、吸引各类创新资源的“强磁场”、重大创新成果的“策源地”。
科技与金融融合 撬动创新投入
科技型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性高,前景好,但资金短缺,融资难、融资贵一直困扰着其发展。我市专门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资金,为科技企业提供科技贷款。仅今年,我市银行已发放科技贷款1亿多元,科技与金融融合,撬动了创新投入,推动了企业做强做大。
我市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担保和抵押方式,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力争各类金融创新产品在我市先行先试。推广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新型金融创新产品。鼓励和推广“流转贷”、“年审贷”、“循环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加大财政资金的风险补偿和增信助贷作用,进一步做大“苏科贷”、“助保贷”、“科创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等信贷产品规模。
争取和推进国家开发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涉海企业、海洋产业项目、海洋资源市场化配置流转、海域储备的金融支持力度,重点扶持海洋新兴产业、海洋科技项目和现代海洋渔业。
打破人才束缚 引导人才聚集
据统计,目前全市人才总量突破22万人,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近万名,每万名劳动力中拥有高技能人才820人,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等顶尖人才32名。
科技创新关键是人才的竞争,我市更加注重人才招引和培育。深入实施海门市“东洲英才”引进计划,落实好海门“人才新政10条”政策文件,深化对接服务上海“55580”行动计划,增强对上海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力争每年从上海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10名。到2020年,集聚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顶尖人才50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000人。
推进实施海门市“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到2020年,培育建成一支100名左右规模,具有战略思维和持续创新能力的科技企业家队伍。突出企业用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对企业高薪聘请硕士及以上的设计、研发类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给予适当的引才补助。增加企业在人才使用、评价中的话语权,对建成国家级科研平台,或获得国家级科技大奖或成功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允许自行评定首席研究员、首席技术官等,由市财政给予人才津贴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