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市“扶村帮户”达新标精准扶贫活动的收官之年,目前这一活动的进展如何?记者从市扶贫办获悉,自2016年开展“扶村帮户”达新标精准扶贫活动以来,我市始终坚持以精准识别为基础、精准帮扶为手段、精准脱贫为目的,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截至去年底,全市77个经济薄弱村中有69个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0万元,达标率89.6%;3144户5688人建档立卡户中,已有2910户5245人年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达标率92.6%。
自新一轮“扶村帮户”达新标精准扶贫活动开展以来,各镇(区、街道)均严格按照精准扶贫有关要求,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扶贫办,配备2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基本形成了“三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格局。同时,与有脱贫任务的村均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围绕精准施策、增加收入,各村因地制宜,77个经济薄弱村共落实89个扶贫项目,目前已完工68个、在建21个,完工并产生收益的项目59个;共落实省级、镇江、丹阳三级财政奖补资金7216万元,共产生收益694万元,有效提高了各经济薄弱村的村级收入。针对尚未达标的8个经济薄弱村资源匮乏、选项难的实际情况,为增强帮扶工作的针对性,我市还制定了“一村一策”,成立了丹阳市惠农科技合伙企业和丹阳市惠村科技合伙企业,市级统一运作扶贫项目,有效增加了未脱贫村的村级收入。2019年,8个经济薄弱村共入伙惠农、惠村合伙企业1550万元,每年预计总收益124万元。此外,到目前为止,我市今年需达标的8个经济薄弱村的挂钩第一书记共落实财政奖补资金186万元、帮扶单位帮扶资金64万元。
对今年的234户建档立卡户的脱贫任务,我市各地根据年初制定的一户一策的脱贫措施,帮助无劳动能力的10户建档立卡户落实好低保、五保等相关政策,做好政策保障;为有劳动能力的18户建档立卡户介绍工作,提高其家庭经济收入。今年上半年,围绕推进“三保障”落实,市扶贫办在协调相关部门继续落实好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相关保障政策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了危房改造工作,联合住建局对各镇(区、街道)建档立卡低收入户住房安全情况进行了摸排和认定,共确定建档立卡危房改造户153户,截至目前,建档立卡户危房改造开工113户,并有111户已改造到位。
坚持多措并举,形成扶贫大格局,是我市精准扶贫的一大特色。去年,我市制定并出台了《丹阳市健康扶贫医疗再救助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建档立卡户的补助标准,建档立卡户发生的符合医保支付范围的住院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慈善救助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再次进行报销救助,救助比例为超过2000元以上剩余部分的80%。2018年,符合我市医疗再救助的建档立卡人员209人,共计补偿金额44.61万元。在此基础上,各镇(区、街道)结合各自实际,坚持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扶贫攻坚,其中,导墅镇组织开展“3.15”慈善节,“玉汝于成”助学社、家庭医生服务,对化解因病致贫支出型贫困做了较好探索;司徒镇借助市慈善总会平台,充分发挥镇级慈善分会的平台效应。
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进一步精准发力,聚焦重点村和特殊困难群体,加大帮扶力度,确保如期完成全市整体脱贫目标任务。同时,着力夯实党建基础,强化班子建设。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紧紧把握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契机,逐步完善各经济薄弱村公共基础设施,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