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海上来,潮涌长三角。
“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去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掷地有声。今年5月13日,长三角发展“行动路线图”到达国家最高决策层。面对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太仓能不能抓住机遇,蓄势聚能做好全方位融入大上海、全要素接轨长三角的大文章,是未来这座城市能否在国家战略中占据一席之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从“接轨上海”到“融入上海”,高点定位才能稳健落子。太仓是“苏州开放基因最好的地方”,抱着这样的底气和锐气,太仓应有更开阔的眼界与格局。要站在更高层面上,紧扣开放“大格局”,突破行政区域的束缚,结合我市自身实际积极策应争取,将城市相关规划更多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以及上海各类相关规划中。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好娄江新城这一“城市的未来,未来的城市”,全力打造科教创新区、临沪国际社区、高铁商务区和智能制造区,充分发挥两所高校作用,加快推进恒大、复星两大文旅项目,不断提升融入上海大都市圈的匹配度和承载力。
从“承接外溢”到“协同发展”,精准发力方能跨越发展。上海是个“聚宝盆”。近年来,其科技、产业、金融等外溢效应正不断显现。 对于太仓而言,需要不断思考的是,上海外溢的,我们能否承接住?上海拥有的,我们能否共享到?当前,要把对接“大虹桥”作为接轨上海的重中之重,系统梳理合作共建具体事项,提升上门对接频次和深度,争取更多“溢出效应”。承接溢出的同时,更要积极进取,在拓展合作深度、实现优势互补上下功夫。依托上海打造航空制造业集群的契机,发挥好太仓在航空产业发展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规划建设航空产业园,大力推进民用无人机研发中心、航空智能制造、航空功能服务等项目,实现更高层次的协作发展。
从“交通一体化”到“沪太同城化”,全面对接才能深度融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交通一体化是关键。当前,要加紧推进“5+1”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以更大力度抓好沪太“断头路”打通工程,同时积极对上争取,在嘉闵线、苏锡常等轨道延伸方面实现更大进展,努力将太仓打造成为江苏进入上海重要枢纽节点城市。在港口方面,要主动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强与长江沿线重要港口对接联动,把“港口流量”真正转化为“经济增量”,以“陆路、铁路、港口”的深度融合,推动沪太之间产业、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的顺畅流动与高效配置。此外,要抓好环境、治安联防联治、合作办学、跨区域医联体建设等工作,完善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机制,加快推动公共设施和服务互联共享,进一步提升沪太同城化的紧密度与融合度。
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让我们以更加强烈的机遇意识,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高质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中奋楫争先,朝着“沪太一体”的目标坚定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