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从亚热带的无锡到高原的青海,下飞机后的第一口呼吸我就感觉格外的清新,12℃的气温略带着些许凉意;出门一路望去山峦层层叠叠,红土地上披着一层绿色的纱衣,湟水河一路奔流不息,乐都区依山傍水建在谷地之中,是一块高原的好地方。
第一次来到支教的学校——桥北小学,整个学校仅仅南北两幢教学楼,中间夹了一个小操场,但是在这个学校中以往容纳了2700多个学生,每班有70多人,令人惊讶!今年分流一部分学生去了新学校后仍然有2000多个学生,每班仍有50多人。
第一次进班
第一次进班接触孩子,感受到的是孩子的活泼和热情,一双双大眼睛好奇地望着我。课间休息,楼道里、操场上到处都活跃着孩子们戏耍的身影。三(6)班的孩子们格外的热情,刚进入教室,我就被层层包围,一个个稚嫩的声音传入耳中,“老师,您姓什么?”“老师,您教哪一门课?”“老师,您是哪里人?”“老师……”短短几分钟的时间,我跟十多个孩子进行了交流,他们的好奇心非常的旺盛,让我对未来的支教工作充满了期待,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践行我的教育理想。
第一节课,经过交流,我和孩子们约法三章。订正作业方面,每题从最左边开始书写、过程完整;本子上的订正,需要在后面原题重做;练习册上的订正,要在错题右边重新订正。上课时,“口”——课上不插嘴,有问题举手;“眼”——时刻盯着老师,与老师目光有交汇;“手”——平放桌上,不做小动作;“坐”——坐姿端正,认真听讲。课间休息时,尽量早点上好厕所回教室,不要迟到;老师说了下课才能离开座位;下课期间先完成作业再玩,玩耍、运动尽量都去教室外,教室留给想写作业的同学。在一个多月的共同努力下,我从细节上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数学的有序、严谨,并逐步渗透了数学的思维方式,孩子们的作业书写有了明显的进步,上课时也更加认真专注。课间情况也有了改善,但还需要继续努力。看到孩子们认真专注的样子,我欣慰极了,他们正在努力成长,向着梦想不断前行。
第一次公开课
在9月20日我带着孩子们进行了桥北学校的第一次数学展示课《认识分米》,课堂上听课老师众多,但孩子们并没有怯场,他们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声音响亮,虽然还有瑕疵但进步明显。我为他们感到自豪,善良朴实的孩子们给了我强大的动力,让我对支教充满了热情,实践了自己的梦想。
第一次过中秋
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虽然远离家乡缺少亲人的陪伴,但是我们并不孤单。我们所有在乐都、平安支青的同志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同庆祝祖国70华诞及中秋佳节,热闹的氛围冲淡了我们的思乡之情。
第一次做农活
这天是难得的艳阳高照,我们来到了乐都区共和县李家村,深入当地贫困家庭,跟他们一起抢收甜叶菊。虽然是我第一次做农活,感受到了当地农民的苦和累,但是从他们热情的感谢中,我感觉自己充满了动力,也体会到了参加此次支青活动的意义所在。
来到青海,来到乐都,远离家乡,在此次支教中遇到诸多的“第一次”,有喜悦有忧愁,但更是一次历练、一次成长。每一个教育人都有一个支教的梦,此次我能有机会感受东西部教育的不同,能将自己的所学教给孩子们,促进东西的交流融合,这是我身为惠山教育人的一种幸福!时值祖国70华诞,我们支教人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也是我们给祖国母亲送上最好的生日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