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淮河两岸处处稻谷飘香,丰收喜人。
2018年粮食播种面积797.91万亩,单产401.3公斤,总产320.22万吨,粮食单产较1949年提高了7.9倍。
2018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22.4亿元,农民年人均产值5.5万元,是1949年的370倍。
2018年末,大牲畜出栏量2.6万头,生猪118万头,山、绵羊70万头。肉类总产量18.2万吨,禽蛋产量8.1万吨,水产品产量17.5万吨,蔬菜产量达到79万吨,奶类产量从无到有达到2.1万吨。
一组组实实在在的数据,见证着淮南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
农业产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
实现温饱,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次飞跃,温饱问题解决后,农民并不满足,而是在不断探求致富奔小康之路,于是出现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二次飞跃——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淮南市出现了第一次农民卖粮难,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把工作思路转移到结构调整上来。由于淮南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具有季风显著、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适合各种动植物的生长,农业资源丰富,结构调整有独特优势。1979年,淮南开始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到2018年全市小麦、水稻良种覆盖率90%以上,畜禽优质率达到95%以上,名特优水产品比重90%以上。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全面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小麦高产攻关行动,淮南粮食总产多年获得丰收,粮食产量的稳定使发展经济作物有了基础,初步形成了优质粮、畜禽、水产品、蔬菜、豆制品、乳制品、食用菌七大特色主导产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强力推进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淮南的一些地方出现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全新经营方式,从此产业化经营开始起步。从1997年开始,淮南市先后实施了农业产业化“4153”工程、“5118”行动计划和农业产业化“712”提升行动。截至2018年底,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15.6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47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1家,其中省级28家、国家级1家;建成沿淮淮北100万亩优质小麦、水稻等10大基地,特色精品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3万亩;初步形成了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寿县工业园、凤台粮食加工、潘集食品加工、大通农产品加工、毛集农产品加工、八公山-谢家集豆制品加工等7大园区集聚联动发展态势。
农村生产条件显著改善
农业机械化从无到有,水平大幅度提高,彻底改变了淮南农民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和人畜并用的原始生产方式。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淮南农业机械化工作有了飞速发展,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949年的零,到1978年14.8万千瓦,再到2018年的451.56万千瓦,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3.84%,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农业科技进步取得重大进展,农业良种、良法得以大面积推广,重点农业推广技术年均应用面积达900万亩次。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显著,自主研制的水稻新品种皖稻68、皖稻89、皖稻90、淮两优3号和蔬菜新品种皖甘1号、皖甘2号通过品种审定,江黄颡鱼人工繁殖获得成功,通过省科技厅成果鉴定。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化
我市制订出台了促进土地流转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具体意见,土地流转步伐加快,目前累计流转土地面积达到178.3万亩,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达到4278家。在农业保障制度建设上,淮南市全面开展了小麦、水稻、奶牛和能繁母猪的政策性保险工作,农业抵抗自然灾害风险、市场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在基层农业农村服务体系建设上,淮南市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和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林权制度改革主体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在农村综合改革上,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全市共确权72个乡镇877个行政村,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62.2万本,占应确权农户的100%。淮南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及“三变”改革,全市909个农业行政村中868个村已完成村集体产权改革任务,688个完成“三变”改革。淮南市完成农村“三资”清理,推进村务公开,农村重大事务实行“一事一议”制度,农民负担监督管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从2012年开始,我市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把“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贯穿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过程,紧盯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秸秆综合利用等改善农村居住环境重点工作,截至目前,共建成27个美丽乡镇、建成和在建省级中心村247个,村容村貌不断改善。2018年,我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926元,比1978年的116元增长了111倍,是1949年的28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