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至21日,第二届推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建设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高峰论坛在桐乡举行。来自全国公共管理领域知名专家,以及全省各地相关领导齐聚三治融合发源地,共同探讨这一创新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在新起点打造新高度
作为高峰论坛重要活动之一,20日下午,嘉兴市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建设研究中心、浙江基层社会治理学院揭牌仪式在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举行。
嘉兴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孙贤龙和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郁建兴共同为嘉兴市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建设研究中心揭牌。浙江传媒学院党委书记杨立平和桐乡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潘川弟为浙江基层社会治理学院揭牌。
据了解,嘉兴市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建设研究中心由嘉兴市委、市政府与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设立,是嘉兴市委、市政府的议事协调机构,主要承担嘉兴市“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研究任务,向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建议和咨询意见。揭牌仪式上,张文显教授等16位专家学者还被聘任为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浙江基层社会治理学院则是由桐乡市和浙江传媒学院联合建立,实行“市校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是以“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为特色的新型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学院依托浙江传媒学院和中共桐乡市委党校,将开辟20条“三治融合”学习考察线路和51个现场教学基地,建立专门师资团队,特邀国内知名专家、党政领导干部和相关领域专业人才,致力于基层社会治理教学体系开发、基层社会治理智库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
潘川弟在致辞中表示,自2013年起,桐乡就率先开展“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上级和各界的充分肯定,去年还被写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被定位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精髓,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发展方向。”
潘川弟说,作为基层,桐乡有多年的实践探索,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尤其是在新形势面前,如何实现“三治”向纵深推进、发挥更大作用,进而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此桐乡十分期待与会嘉宾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和更广的思路为三治融合“桐乡经验”把脉问诊、出谋划策、指导提升,将三治融合发源地打造成为示范地,为全国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桐乡经验、桐乡样本。
与此同时,《嘉兴市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建设规范地方标准》和“嘉兴市‘三治融合’建设十条经验”也于当天发布。其中《嘉兴市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建设规范地方标准》的发布更是填补了我国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基层治理领域的标准空白。
以新作为构建新格局
当天下午,与会嘉宾还对桐乡三治融合示范带建设进行参观。第一站是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越丰村三治融合馆,一进大门,一个由村民们微笑的脸庞组成的笑脸墙就立马让与会嘉宾感到了越丰村村民们的满足和幸福。“三治缘起”、“三治探索”、“桐乡经验”……通过静态的实物展示、图文介绍和动态的“互联网+”智慧互动,三治融合馆将桐乡“三治融合”的起源、形成和取得的成果展现在与会嘉宾眼前。
走出“三治融合馆”,与会嘉宾来到越丰村文化礼堂,现场观摩了越丰村“路灯改造”百姓议事专题会。越丰村党委书记沈春雷是当天专题会的主持人,他介绍,村里现在的路灯不仅费电,而且破损比较严重,对此村民们希望村里可以统一更换成更节能环保的LED灯。但对于路灯安装以及亮度等方面,大家却有不同的意见,为了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越丰村召开了此次百姓议事专题会。
对于这样的做法,现场观摩的嘉宾边听边点头,有些还拿出相机和本子进行记录。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徐勇就表示,中国村民自治已走过40年历程,越丰村因为融入了法治和德治,是村民自治的“高级版本”。
随后,与会嘉宾又来到屠甸镇荣星村火炉浜,一下车大家就被眼前的美丽乡村深深吸引。让与会嘉宾意外的是,这里曾经是一个垃圾场,最后是村里发动乡贤的力量,号召大家一起改变火炉浜的面貌,村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才让火炉浜“脱胎换骨”,成了村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当天,荣星村乡贤参事会正在就如何提升农村交通安全意识防范进行讨论。最终在荣星村乡贤参事会会长魏建华建议下,接下去村里将在多个路口安装交通安全标志标识,并邀请交警来村里上交通安全教育课,以此提高村民交通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