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合肥 > 文字新闻
让“产业之花”在贫困户心中绽放
发布时间:2019-10-17  来源:中国合肥  发布开发区: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发展扶贫产业园,大户引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结合实际,打造“旅游+扶贫”模式,为贫困户带来发展红利……近年来,肥西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工作重点,探索实施多种举措,激发内生动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4年初,全县有建档立卡重点贫困村13个,贫困户8435户,贫困人口1.79万人。截至目前,该县已有7371户、16689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巩固提升阶段。

  扶贫产业园添动力

  走进肥西县三河镇龙安社区黑鱼养殖扶贫产业园,阮守云正站在岸上往水面抛撒饲料。只见成百上千条鱼汇集在一起,张着嘴浮出水面,一派水美鱼肥的景象。

  “今年的收成肯定能达到预期!”阮守云满怀信心地说。2017年,阮守云带着资金和技术,选择回乡发展,通过流转23户贫困户土地,建成80亩标准化鱼塘,开始黑鱼养殖。在当地政府和村民帮助下,产业园发展十分顺利。一共开了7个塘口,可年产黑鱼40万斤,产值约500万元。

  如今,产业园每年可为村里增加4万元集体收入。年底,23户贫困户都能拿到1000元的入股分红。“目前,村里有4名贫困户在黑鱼养殖基地长期打工,每月人均工资都在3600元以上。”阮守云说,去年,园区采取“公司+贫困户”的扶贫运作模式,与龙安社区23户贫困户签订协议,优先使用贫困户用工和发展黑鱼养殖扶贫产业。

  村民周志军便依靠黑鱼养殖扶贫产业园实现脱贫。此前,周志军仅靠家里的农田维持生活,加上常年患病在身,2014年建档立卡成为贫困户。土地流转后,周志军就近在龙安社区黑鱼养殖扶贫产业园工作,给阮守云搭把手。“每年土地流转收入一亩900元,小额扶贫贷入股产业园一年保底3000元,再加上上班工资,不仅脱贫了,家里生活比原来好多了。”正在搬饲料的周志军,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脱贫攻坚不仅要依靠‘输血’,还要助力自身‘造血’,这是黑鱼养殖扶贫产业园给龙安扶贫工作带来的启发。”龙安社区第一书记叶涛说。目前,龙安社区正积极发展扶贫产业,除了黑鱼养殖,还在开展稻虾共养等一系列特色种养业,贫困户收益得到大幅提升,人均年收入增加4000多元。

  多产业发展助力贫困户脱贫

  如今,通过产业发展,助力贫困户摘掉“贫困帽”的精彩故事正在肥西大地不断上演。

  山南镇长庄村是一个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缺乏资源的重点贫困村。村里有农户385户,低保户就有49户104人,其中近半是因病因残导致贫困。近年来,这里通过精准扶贫到户,发展产业脱贫,通过种植太空莲和养殖大白鹅,长庄村村民获得了双重收益。

  由于地处丘陵地区,田块高低不平,对水稻种植带来许多不利条件。因此,2015年,长庄村通过招商引资,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成立了肥西县徽莲专业种植合作社,引进太空莲种植技术,种植太空莲,公司、村集体和农户各占股三分之一。

  “合作社租用村民的土地,每亩每年支付租金500元,村民也可以来打工,再领一份收入。”长庄村委会负责人翟从定介绍说,这种合作方式,使得项目区群众每年增收30多万元,远远高于种植水稻收入。同时,太空莲具有花期长、花型大、色泽艳丽等特点。每年6~10月份莲花盛开季节,前来观赏荷花、品尝农家土菜的游客络绎不绝,带动当地农家乐生意、农副产品销售。

  在太空莲种植的项目上尝到甜头,长庄村又开始整合扶贫资金,通过“村集体+农户”模式,建立了长庄村原生态白鹅养殖基地,建设一个600平方米的白鹅养殖场,发展林下经济,带领村里24户脱贫户共同养殖2700只大白鹅。“村集体养殖白鹅1500只,预计年收入20万元;24户脱贫户养殖白鹅1200只,户均收入约7500元。”翟从定说。

  值得一提的是,长庄村通过对太空莲、白鹅等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去年,该村利用扶贫项目申报了46万元的莲子深加工设备和深加工厂房,建成后可带动10户贫困户就业,并大大增加村集体收入。

上一条:合肥工业固投项目库征召“新选手”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